[发明专利]一种直线电机型控制棒驱动机构掉棒时间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4632.0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3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蔡晨;余海涛;彭仁勇;梁云川;吕新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7/10 | 分类号: | G21C1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郭受刚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线 机型 控制棒 驱动 机构 时间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电机型控制棒驱动机构掉棒时间测量方法,利用直线电机型控制棒驱动机构断电后切割磁力线产生的反电势电压进行测量,控制棒驱动机与控制电源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在控制棒驱动机与控制电源的连接线上预设测试点;步骤2:将波形显示设备与测试点连接,对直线电机型控制棒驱动机构断电后切割磁力线产生的反电势电压信号进行采集;步骤3:基于采集的反电势电压信号,波形显示设备进行相应的波形图像显示;步骤4:基于波形显示设备显示的波形图像,对控制棒驱动机构掉棒时间进行计算,实现了测量操作简单、数据稳定易读,测量结果准确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动力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直线电机型控制棒驱动机构掉棒时间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掉棒时间是用于验证驱动机构及驱动线性能的重要参数。原有的驱动机构掉棒时间多是使用专门的棒位探测线圈及测试设备进行测量,需要额外的设备及接线,增加了测试的复杂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掉棒时间测量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测量准确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线电机型控制棒驱动机构掉棒时间测量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掉棒时间测量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测量准确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测量操作简单、数据稳定易读,测量结果准确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直线电机型控制棒驱动机构掉棒时间测量方法,控制棒驱动机与控制电源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在控制棒驱动机与控制电源的连接线上预设测试点;
步骤2:将波形显示设备与测试点连接,对测试信号进行采集;
步骤3:基于采集的测试信号,波形显示设备进行相应的波形图像显示;
步骤4:基于波形显示设备显示的波形图像,对控制棒驱动机构掉棒时间进行计算。
进一步的,在控制棒驱动机与控制电源的连接线上预设2个测试点;将2个测试线一端分别与2个测试点连接,测试线另一端接入波形显示设备中。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棒驱动机与所述控制电源之间采用三相四线的方式进行连接,四线分别为:A相、B相、C相、中线,其中,2个测试点分别位于A相、B相、C相中任意两线上,或2个测试点分别位于A相、B相、C相中任意一线和中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波形显示设备显示的波形图像,对控制棒驱动机构掉棒时间进行计算,具体包括:
首先,基于波形显示设备显示的波形图像,获得斩波信号消失的时刻t0、开始出现包络线的时刻t1、包络线幅值开始下降的时刻t2、包络线归零的时刻t3;
然后,对控制棒驱动机构掉棒时间进行计算,具体为:
机电延迟时间=t1-t0;
快插时间=t2-t1;
缓冲时间=t3-t2;
掉棒总时间=t3-t0。
进一步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具体为:直线电机型控制棒驱动机构,本方法利用直线电机型控制棒驱动机构断电后切割磁力线产生的反电势电压进行测量。
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4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应堆专设安全系统热工水力综合性能模拟器
- 下一篇:一种套管式燃料贮存格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