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羽毛球加工用羽毛烘毛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3954.3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0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沈在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太阳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67/187 | 分类号: | A63B67/187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31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羽毛球 工用 羽毛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羽毛球加工用羽毛烘毛工艺,涉及羽毛球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喷洒烘毛药水,(2)喷洒清水,(3)上毛,(4)烘毛,(5)下毛。本发明通过所述烘毛操作并在烘毛药水的作用下能显著提高烘毛后羽毛的平整度、柔软度和光泽度,避免烘毛后羽毛出现严重皱毛现象,将烘毛后羽毛平整度提高到98%;并且烘毛后的羽毛手感柔软,光泽度好;在提高烘毛效率的同时保证羽毛的烘毛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羽毛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羽毛球加工用羽毛烘毛工艺。
背景技术:
羽毛球,是一项室内、室外都可以进行的体育运动,器材由羽毛球和羽毛球拍组成。其中,羽毛球的质量十分重要,不仅决定羽毛球的使用寿命,而且直接关系到使用者对羽毛球的控制。
羽毛球上羽毛的作用是保证羽毛球的稳定性、速度、受击打时的变形度、飞行时的旋转性,羽毛选自鸭毛和鹅毛。烘毛处理属于羽毛加工的重要工序之一,传统烘毛工艺是在烘毛前喷洒清水,使羽毛含水量达15%左右装机,升温至75℃烘烤30min后取出,成品皱毛率在25-28%之间。此外,经高温烘毛后的羽毛光泽度有所下降,这直接影响羽毛的外观质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司开发出种羽毛球加工用羽毛烘毛工艺,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能显著提高经烘毛工艺处理后的羽毛平整度和光泽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能提高羽毛平整度和光泽度的羽毛球加工用羽毛烘毛工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羽毛球加工用羽毛烘毛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喷洒烘毛药水:一人用专用毛叉翻抖羽毛,另一人用喷雾器对挑翻的羽毛喷洒烘毛药水,一次喷洒药水的羽毛量以能保证一天生产为准,羽毛翻动时要轻挑轻翻,药水喷洒要均匀,喷洒后搁置2.5h,弯毛不喷洒药水;
(2)喷洒清水:将喷洒过烘毛药水的羽毛用专用毛叉抳顺,然后均匀喷洒清水;
(3)上毛:每台烘毛机每次烘毛重量不得超过18kg,上毛时每摞直径应小于烘毛机进出口口径10cm以上;
(4)烘毛:弯毛温度设定为70-75℃,烘毛时间30min;豚鸭翎温度设定为80-85℃,烘毛时间30min;水鸭翎温度设定为65-70℃,烘毛时间30min;
(5)下毛:烘干结束后关闭温度开关,打开机口吹风20min后下毛。
所述烘毛药水用量为每1kg羽毛喷洒0.2kg烘毛药水。
所述清水用量为每20kg羽毛喷洒0.6kg清水。
所述烘毛药水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巴西棕榈蜡/聚氧化乙烯5份、泊洛沙姆/聚天门冬氨酸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份、多聚谷氨酸1份、聚丙烯酸钠0.5份、氢化蓖麻油0.3份、葡萄糖酸钠0.1份、水100份,其制备方法为:向巴西棕榈蜡/聚氧化乙烯中加入氢化蓖麻油和葡萄糖酸钠,并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75-80℃保温混合10min,再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多聚谷氨酸,继续在75-80℃保温混合1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水、泊洛沙姆/聚天门冬氨酸和聚丙烯酸钠,溶解完全后送入球磨机中,球磨至出料粒度低于0.01mm,即得烘毛药水。
所述巴西棕榈蜡/聚氧化乙烯是由巴西棕榈蜡和聚氧化乙烯复合而成,其具体制备方法为:向聚氧化乙烯中加入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升温至120-125℃保温混合30min制得冷溶型聚氧化乙烯,再加入水,搅拌使冷溶型聚氧化乙烯完全溶解后静置15min,然后加入巴西棕榈蜡和羟甲基二茂铁,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搅拌30min,所得混合液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巴西棕榈蜡/聚氧化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太阳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太阳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39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