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造降水式空气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3860.6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9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东;肖珊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47/05 | 分类号: | B01D47/05;B01D5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童健 |
地址: | 321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 降水 空气 净化器 | ||
1.一种人造降水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产生水汽和形成雾霾的水汽室(7)、用于水汽冷凝以及形成降水的冷凝室(15);
所述水汽室设置有用于输入外部空气的进气口(4),用于输出水汽的水汽口(8),水汽室下部设置有热水池(2),热水池内设置有加热器(5);
所述水汽室的水汽口连通至冷凝室,即输出的水汽通过水汽口进入冷凝室,所述冷凝室上部设置有用于排出净化后空气的排气口(11),冷凝室内设置有冷凝管(12),冷凝室下部设置有污水池(17);
所述污水池与热水池之间设置有污水循环通道,热水池设置有用于排污的排污口(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降水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的上端连接于一冷水箱(10),冷水箱位于冷凝室上方;冷凝管的下端位于冷凝室之外,冷凝室之外设置有用于承接冷凝管中冷却水的外水池(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造降水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池与冷水箱之间连接抽水管(13),抽水管上设置有抽水泵(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造降水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池与热水池之间连接有补水管(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降水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循环通道设置为连通污水池和热水池的导水管(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降水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室的进气口处设置有鼓风机(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降水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室顶部设置有一与外部连通的管口,管口上端设置有安全阀(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降水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四个系统,分别是水汽产生与雾霾形成系统、水汽冷凝与降水形成系统、污水补给循环利用与排污系统、冷却水降温复原循环利用系统;
水汽产生与雾霾形成系统包括:水汽室(7)、水汽室下部的热水池(2)、热水池中的加热器(5)、水汽室的进气口(4)、与进气口连接的鼓风机(3)、连通水汽室与冷凝室的水汽口(8)、水汽室顶部的安全阀(9)、水汽室中补充热水的补水管(16)、水汽室热水池底部排放高浓度污水的排污口(1)、污水池通往水汽室的导水管(6);
水汽冷凝与降水形成系统包括:冷凝室(15)、冷凝室下部的污水池(17)、冷凝室中的冷凝管(12)、冷凝室顶部与冷凝管相连通的高位冷水箱(10)、冷凝室外部承接冷凝管中冷却水的外水池(18)、冷凝室中上部多个通往大气的排气口(11)、污水池中连通热水池的导水管(6);
污水补给循环利用与排污系统包括:热水池(2)、污水池(17)、连接热水池与污水池的导水管(6)、热水池通往外界的排污口(1)、外界通往热水池的补水管(16)、水汽室(7)、冷凝室(15)、连通水汽室与冷凝室的水汽口(8)、冷凝室中的冷凝管(12)、热水池中的加热器(5);
冷却水降温复原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冷凝室顶部的冷水箱(10)、冷凝室中上端连接冷水箱的冷凝管(12)、冷凝室外承接冷凝管中冷却水的外水池(18)、连接冷水箱与外水池的抽水管(13)、抽水管上的抽水泵(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38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的锂电池包装结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包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