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染土壤的净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3176.8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7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钱桌拉喀奇·沙里哈里;冨士田浩二;前田信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可赛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中央区***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物质 非挥发性 堆肥 热脱附 净化 嗜热性微生物 污染土壤 作业过程 挥发性 污染 同化 土壤 微生物 土壤改良 残留 微生物群 体积量 土壤pH 有机性 混入 加温 代谢 通气 分解 安定 | ||
污染土壤净化方法,在藉由使用含有对非挥发性污染物质具有微生物同化能的嗜热性微生物的堆肥升温微生物群及有机性资材的堆肥升温,而将因混入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的污染物质而受污染的土壤提高至超过摄氏50度的温度来实施污染净化的作业过程中,对由于污染物质而受污染的土壤,实施确保相对于土壤体积超过每单位小时0.1体积量的通气的土壤改良、及实施因将在堆肥升温中抑制土壤pH值变化的pH安定措施导入到前述作业过程中的热脱附处理所导致的挥发性污染的净化,且对热脱附处理中残留的非挥发性污染物质,藉由对非挥发性污染物质具有微生物同化能的嗜热性微生物,在热脱附处理所加温的超过摄氏50度的温度范围,对残留的非挥发性污染物质实施代谢分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以去除土壤中所含污染物质为主要目的,特别是涉及设定安全且迅速的土壤升温的条件以达成便宜且有效率的净化的土壤污染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有机系的污染土壤修复方法上,一直在探讨物理式处理法、化学式处理法以及生物学式处理法等。特别是使用以挖掘–去除法为代表的土木技术型物理式处理法,虽然净化费用高,其净化的确实性或迅速性却很优异,是一种工期及效果明确的方法,故以往一直被采用作为修复工程的主要净化手法。但是,随着修复业者间的技术–价格竞争或社会景况感等因素,希望有更便宜的修复方法的情况日益增多。
最近,已从此观点开始重新评估生物学式处理法。提案有如专利文献1至4所揭示的使用微生物的各种净化方法。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号码101643707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号码101724566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号码101724582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公开号码101920262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
但是,一般而言,以往的生物学式处理法虽然处理费用便宜,但处理对象有限制,而且是欠缺确实性或迅速性的方法。
以油污染事件为例。油污染虽以因燃料油而造成的污染为主,但却因燃料差异而有油成份碳链长度结构的不同。汽油或灯油等轻质油的碳链长度结构大约是以C25以下所构成,而A重油或C重油等则存在更高的碳链长度。现有的生物学式处理法所用的分解为限定在大约碳链长度C22程度以下的油成份。较此为长的碳链长度中,则因油成份解酵素(alkB等)的基质选择性且再加上一般环境温度中以蜡状固体存在等因素,要以微生物来加以分解是很困难的。
而且,伴随着环境温度降低,相关油成份解酵素的分解活性低下、或固体化程度的増加,使微生物方式的分解更为困难。像这样,现有的生物学式处理法即会对环境温度欠缺稳定性,特别是在冬季或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分解活性降低等,即为本技术的其中一课题。
因此,发明人等不利用以往生物学式处理法中属于主流技术的环境温度依存式的非温度控制型净化手法所用的嗜环境温度型的中温菌,而另行针对不依存环境温度的温度控制型净化手法中可期待高代谢性的高温菌(嗜热性细菌)的利用进行了探讨。就藉由该方法论的最佳化来探讨实现工期缩短及获得修复运转成本降低的结果的新颖土壤修复法。
本发明为依据如上述的探讨结果而研发,其目的在于提供超过大约摄氏55度的高温环境及持续保持这种高温而对有机系污染土壤净化甚理想的污染土壤净化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可赛克株式会社,未经艾可赛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31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