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因子认证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0566.X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1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郭宝贤;龚政;何清素;王俊生;徐彧;韩庆芝;李丽丽;崔九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汇通金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3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因子 认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因子认证方法及装置,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操作请求后,显示Y个待选认证因子的标识供用户选择。当用户选择出全部的预留认证因子标识后,指示用户对认证因子进行输入。当用户输入的认证因子全部正确后,执行该操作请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只有当用户选择出全部的预留认证方法且输入的认证因子全部正确时,才执行用户的操作请求,避免了用户的手机验证码被窃取会危害用户的账户安全问题,提高了用户账户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因子认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便携式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网上支付平台向商家付款。在对支付密码进行设置时,复杂的密码虽然会提高资金的安全性,但用户很容易忘记,密码找回又需要经过复杂的流程,造成支付的不便捷;而简单的密码,虽然容易记忆,但会为用户的资金安全埋下极大的隐患。
考虑到上述问题,双因子认证方法应运而生。在网上支付平台上采用双因子认证方法,用户需要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验证方式后才可以进行登陆、支付或密码修改等操作。例如,用户在进行支付或密码修改时,在输入了正确的密码时,还需要提供向注册账户时预留的手机号发送的手机验证码,二者均验证正确后网上支付平台才会完成支付操作。
但是,现有的双因子支付仍然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若采用密码加手机验证码的方式进行网上支付平台的支付操作,会使手机验证码和用户的密码融为一体,一旦用户的手机验证码被拦截窃取,不法分子就可以通过手机验证码,破解用户的支付账号和密码,转移用户互联网金融账户的资金,影响用户的资金安全。也就是说,不法分子只要掌握了用户的手机短信验证码,就完全可以以用户的身份进行资金转账等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因子认证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现有双因子认证时存在的账户安全隐患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因子认证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操作请求,所述操作请求携带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
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所述用户预置的X个预置认证因子,X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显示Y个待选认证因子的标识,Y为大于X的整数,所述Y个待选认证因子包括所述X个预置认证因子;
当接收到所述用户发送的认证因子选择通知时,判断所述认证因子选择通知携带的Z个录入认证因子标识是否与所述X个预置认证因子的标识相同,所述Z个录入认证因子标识由所述用户从显示的标识中选出,Z为大于1的整数,且Z小于或等于Y;
若所述Z个录入认证因子标识与所述X个预置认证因子的标识全部相同,则发送认证因子输入通知,所述认证因子输入通知携带所述Z个录入认证因子标识;
当接收到所述用户发送的认证因子验证请求时,判断所述X个预置认证因子是否包括所述认证因子验证请求携带的M个录入认证因子,所述M个录入认证因子由所述用户对应所述Z个录入认证因子标识输入,M为大于1的整数,且M小于或等于Y;
若所述X个预置认证因子包括所述M个录入认证因子,则执行所述操作请求。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认证因子选择通知携带的Z个录入认证因子标识是否与所述X个预置认证因子的标识相同,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Z个录入认证因子标识与所述X个预置认证因子的标识存在不同,则拒绝所述操作请求。
可选的,所述X为大于2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接收用户发送的操作请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的注册录入请求,所述注册录入请求携带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汇通金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北京汇通金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05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电换能器以及具有静电换能器的听筒
- 下一篇:包括传声器控制系统的听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