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旱半干旱区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9693.2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7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荣;谢晓蓉;张琼;卢建男;刘铁军;鲁晋;翟向华;张卫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盏菊 铅污染土壤 干旱半干旱 植物修复 重金属铅 花瓣 产生不利影响 土壤理化性质 修复 二次污染 灰化处理 美化环境 人类健康 土壤修复 污染土壤 修复土壤 食物链 色素 可用 种植 采摘 污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旱半干旱区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铅污染土壤上种植金盏菊,并对采摘花瓣后的金盏菊进行灰化处理,不进入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不产生危害。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在重金属铅污染土壤上种植金盏菊,既可以修复土壤、美化环境又能通过提取花瓣色素获得经济效益;对于重金属铅的污染情况,金盏菊可用于土壤修复,这种修复方法费用相对较低、修复效果明显、可操作性强、而且不会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不利影响、不引起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旱半干旱区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铅因用途广泛,已成为污染面积最大的金属元素。大量的铅进入人体会损伤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肾脏、心血管系统和生殖系统等多个器官和系统。
Pb是土壤中常见的有毒重金属,其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矿业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农药化肥等。土壤中过量的铅不仅对植物生长产生严重影响,而且能通过生物富集作用累积于农作物或动物体内,从而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很大威胁。据国家环保部数据显示,从2009年至今我国已经有30多起特大重金属污染事件,重金属污染事件致使4035人血铅超标。
目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主要有换土法、蒸汽浸提法、玻璃化法、电动力学法等物理方法和化学淋洗法、溶剂浸提法、氧化法、还原法等化学方法,但这两种修复方法存在投资大、设备复杂、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 不可能实现大面积修复。然而植物修复是以太阳能为驱动力,利用修复植物的新陈代谢活动来提取、挥发、降解、固定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是当前最受欢迎的修复手段。
已有研究发现紫花苜蓿、羽叶鬼针草、酸模、东南景天、豚草、剑麻等植物对铅有很高的富集量,但其中一些植物无法适应干旱半干旱区特殊的环境而无法生存,有些虽然能存活下来,但生物量太小,富集的重金属量非常少。
金盏菊不仅能够适应干旱半干旱区特殊的环境条件,而且对铅浓度较高的土壤具有很强的耐性,在干旱半干旱区土壤中铅浓度较高的情况下金盏菊的生长不但不受抑制,生物量反而增大,且从花朵中可以提取色素,因此在镉污染土地上种植金盏菊不仅能够修复污染土壤而且能够美化环境,获得经济效益。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旱半干旱区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利用金盏菊对金属铅的耐受能力和富集能力,在铅污染土壤上种植金盏菊,并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和采摘来达到让铅富集并最终被集中灰化处理的目的。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干旱半干旱区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在铅污染土壤上种植金盏菊,并对花期结束后的金盏菊进行灰化处理。
金盏菊对铅浓度较高的土壤具有很强的耐性,并且在该种土壤环境条件下更易生长,种植金盏菊可以将土壤中的铅富集并通过花期结束后的刈割和灰化彻底清除掉其从土壤中富集得到的铅。
优选地,本发明的植物修复方法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区的重金属污染土壤。
干旱半干旱区环境特殊,许多具有铅富集作用的植物无法生存,有些虽然能存活下来,但生物量太小,富集的重金属量非常少,金盏菊不仅能够适应铅浓度较高的土壤,还可以适应干旱半干旱区特殊的环境条件,通过合理的种植和管理,其在干旱半干旱区土壤中铅浓度较高的情况下生长不但不受抑制,生物量反而增大,因此特别适于进行干旱半干旱区的铅污染土壤的修复。
优选地,所述种植金盏菊的过程包括:
1)播种:施入基肥后使用地膜铺盖土壤,后点播金盏菊种子并进行覆土;
2)田间管理:进行间苗和定苗,发现缺苗时进行补苗,并在培育过程中对幼苗进行施肥、灌水、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96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原位修复专用集成化干粉药剂注入装置
- 下一篇:污染土壤的净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