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口调用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6426.X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1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董瑞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口 调用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口调用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各式各样的服务器不断涌现。其中,很多服务器提供服务的对象是有限制的,只有通过服务器认证的用户才可以获得服务器提供的服务。
通常,服务器中包含若干接口,每一个接口对应于服务器提供的不同服务。客户端可以通过调用服务端提供的接口来获得服务器提供的相应的服务。
在现有技术中,服务端先对客户端的用户身份进行认证,在客户端的用户身份认证通过之后,客户端才可以调用服务端提供的接口。然而,当客户端调用接口结束后,服务端就会与客户端断开TCP连接。因此,当客户端再次调用接口时,客户端需要再次与服务端建立TCP连接,需要服务端对客户端的用户身份重新认证,并在用户身份认证通过后,客户端才可以重新调用服务端提供的接口。
由于当客户端每一次调用服务端提供的接口时,客户端均需要重新与服务端建立TCP连接,因此服务端对客户端发送的接口调用请求的响应速度很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接口调用方法和装置,应用于服务端,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加快服务端对客户端发送的接口调用请求的响应速度。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接口调用方法,应用于服务端,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接口调用请求;
判断为所述客户端设置的接口调用保活时长是否超时;其中,所述接口调用保活时长为所述客户端首次调用本端的任一接口时为所述客户端设置的;
如果超时,断开与所述客户端的连接;如果未超时,响应所述接口调用请求执行接口调用;其中,所述接口调用保活时长未超时时,本端与所述客户端保持连接状态。
一种接口调用的装置,应用于服务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接口调用请求;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为所述客户端设置的接口调用保活时长是否超时;其中,所述接口调用保活时长为所述客户端首次调用本端的任一接口时为所述客户端设置的;
执行单元,用于如果超时,断开与所述客户端的连接;如果未超时,响应所述接口调用请求执行接口调用;其中,所述接口调用保活时长未超时时,本端与所述客户端保持连接状态。
当客户端首次登录进行认证成功后,所述客户端调用服务端所提供的接口中的任一接口时,所述服务端可以为所述客户端设置接口调用保活时长。当所述客户端完成本次接口调用后,在所述接口调用保活时长内,所述客户端与所述服务端一直保持连接状态。因此,在所述接口调用保活时长内,如果所述客户端再次调用接口,那么所述服务端不需要与所述客户端重新建立连接后,对所述客户端重新进行认证,所述服务端可以直接响应于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接口调用请求执行接口调用,从而,加快了所述服务端对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接口调用请求的响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示例性示出的一种接口调用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在线命令列表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在线命令列表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接口调用装置所在服务端的一种硬件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示出的一种接口调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64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即时消息广播的方法、系统及基站
- 下一篇:一种组呼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