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风险评估的可信云服务选择方法、云系统及云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6276.2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9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赵蕾;苏荟;王刚;向新银;王浩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财经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G06Q10/06;G06Q50/30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黄伟洪 |
地址: | 71006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风险 评估 可信 服务 选择 方法 系统 服务器 | ||
本发明属于云服务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风险评估的可信云服务选择方法、云系统及云服务器,从风险评估角度出发,以云服务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指标作为风险因子输入,计算云服务的风险评估值;风险评估值作为影响云服务可信度的评价指标之一输入信任模型,计算云服务信任值。将风险评估引入云服务信任模型,一方面能够有效的衡量云服务安全性,更全面的评估云服务提供商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云服务提供商也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有效策略,降低安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云服务的安全性和可信性,增加云用户对云服务的信任程度,并且云用户可依据信任值选择较为可信的云服务提供商,实现云服务选择的可信性和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云服务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风险评估的可信云服务选择方法、云系统及云服务器。
背景技术
云计算通过整合分布式资源,构建应对多种服务要求的计算环境,满足用户定制化要求,并可通过网络访问其相应的服务资源。云计算对资源共享且高效利用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的目光,将其从IT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的沉重压力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发展。然而,云计算的广度、动态性、分布性和虚拟化、存储透明性等特点,云用户很难获知自身的数据和应用究竟在哪些节点上运行,丧失了对自身数据和应用的控制权和管理权,导致用户很难建立对云服务提供商的信任关系,因而也阻碍了云服务的发展。而且在实际云计算应用中,尽管云系统资源丰富、云服务种类繁多,但存在完全分布、自治性强、动态变化等特征,使得云用户获取理想服务的难度不断增加。主要原因在于云计算环境虚拟动态的特点,用户很难对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能力和安全属性进行鉴别,限制了服务选择的有效性。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通过利用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存储和计算资源来降低应用成本。然而面对市场上各类云服务,如何从众多的云服务提供商中选择满足用户需求的云服务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针对云服务选择的研究,国内外很多学者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多目标的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等,这些方法在选择云服务时没有考虑云服务的可信度。一方面,由于云服务的工作方式使得用户对保存在云端的数据丧失了控制权,这可能导致用户不信赖云服务;另一方面,云计算的动态性、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也导致云服务面临各类安全威胁,这也导致用户对云服务不信任,阻碍云服务应用的发展。因此,需要解决云计算环境中服务的真实可信性,选择服务算法时对服务风险的接受程度以及云服务的信任度等一系列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在实际云计算应用中,尽管云系统资源丰富、云服务种类繁多,但由于云服务需要用户将数据交给云服务处理或保存,这就意味着用户对保存在云端的数据的保密性、安全性、隐私性、可控性等方面难以掌控,因此用户很难对云服务真正产生信任,此外,随着近年来云服务商数量不断增加,用户面对众多云服务提供商很难判断其提供的云服务是否安全,是否适合自己,用户对云服务的选择变得犹豫不决,甚至不愿意使用云服务,严重阻碍了云服务应用和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风险评估的可信云服务选择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风险评估的可信云服务选择方法,所述基于风险评估的可信云服务选择方法,将可信云服务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作为衡量风险值大小的主要指标作为风险模型的输入,计算云服务的风险值,并将风险值作为云服务信任因子输入到信任模型中,输出每个云服务的信任值作为用户选择云服务的依据。
进一步,所述基于风险评估的可信云服务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云用户向云服务信任管理中心发送计算云服务提供商信任值的请求,云服务信任管理中心首先启动风险评估模块,开始从信息安全角度对云服务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指标进行风险评估;
步骤二,云服务信任管理中心启动信任计算模块,开始进行云服务信任值计算。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财经学院,未经西安财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6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亲水纳米涂料及其含亲水纳米涂层的热管
- 下一篇:用于UV硬化的工艺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