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换能器压电晶片粘接压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5374.4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8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胡玉琦;金晓明;余哲;孙加伟;邓冬;胡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F16B11/00;B06B1/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换能器 压电 晶片 压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换能器压电晶片粘接压紧装置,其用于将压电晶片粘接在超声波探头的壳体或壳体的楔块上,压紧装置包括底板、安装于底板上方的上板、安装于上板上且用于从上方将压电晶片压于壳体或楔块上的纵向压紧部,压紧装置还包括从侧方将楔块固定并能调节楔块角度的横向压紧部。本发明装置自带角度调节装置,适用于不同角度楔块与晶片的粘接,可使晶片粘接平面始终与压杆保持垂直,保证晶片受力平衡,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好;采用气缸驱动导杆压紧结构,并通过调节气缸气压调节压紧力,可使压力保持恒定,保证晶片粘接工艺一致。可消除压电晶片与楔块之间的胶水气泡,不用二次脱泡,提高超声波换能器透声性能,提高检测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声波换能器压电晶片粘接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凡是将任何其他形式能量转换成超音频振动形式能量的器件均可用来发射超声波,具有可逆效应时又可用来接收超声波,这类元件称为超声换能器。以换能器为主要元件组装成具有一定特性的超声波发射、接收器件,常称为探头。超声波检测广泛应用于无损检测领域。超声波换能器探头一般由压电晶片、阻尼块、接头、电缆线、保护膜和外壳组成。现有的压紧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由连接杆固定在一起的上板、中板及底板,所述上板和下板上相互对应设有若干个通孔,对应的上板和下板间的通孔之间活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上部设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的下部的压杆上设有用于调节压紧弹簧压力的螺栓,将组装后的压电陶瓷和壳体一同放置在压杆上进行压紧一段时间,等到固体胶凝固后再进行下一步的组装工作,大大保证了压电陶瓷与壳体的紧密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但还有一种斜探头,斜探头还包括一个使晶片与入射面成一定角度的楔块。目前,在组装斜探头时,一种是采用直接粘接固定的方式容易使压电晶片在粘接过程中存在气泡,在使用过程中与壳体不紧密进而脱落,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另一种是通过上述压紧工装使压电晶片与楔块粘接,尽管保证了压接质量,但只适合某类探头,适用性较窄,通用性不高。上述两种方式均未能保证产品的工艺一致性,从而影响产品的良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适用于斜探头的压电晶片和楔块组装的超声波换能器压电晶片粘接压紧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声波换能器压电晶片粘接压紧装置,其用于将压电晶片粘接在超声波探头的壳体或壳体的楔块上,压紧装置包括底板、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方的上板、安装于所述上板上且用于从上方将压电晶片压于所述壳体或楔块上的纵向压紧部,所述压紧装置还包括从侧方将楔块固定并能调节楔块角度的横向压紧部。
优化的,所述纵向压紧部包括固定于所述上板下端面上的纵向驱动器、与所述纵向驱动器的输出轴相连接的压杆。
优化的,所述纵向驱动器包括固定于所述上板下端面的纵向气缸以及用于控制纵向气缸的输出杆的伸出量的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板和所述上板之间的中板、设置在所述中板上用于导向的轴承,所述压杆穿设于所述轴承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压紧部还包括连接在纵向驱动器的输出轴和压杆之间的压杆连接块、套设于所述压杆上且位压杆连接块和所述中板之间的缓冲弹簧。
优化的,所述横向压紧部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板且可锁定的基板、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方且可转动的旋转板、安装于所述基板上用于调节所述旋转板与所述基板所成角度的角度调节器、安装于所述旋转板上用于将所述壳体或所述楔块夹紧的阻挡板和横向驱动器以及带动所述基板在所述底板上滑动的下部驱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板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旋钮、固定安装于基板上的角度刻度板,所述旋钮通过穿过所述角度刻度板与所述旋转板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53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堆叠式烟包存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输送带汇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