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油箱锁和燃油箱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4112.6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8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徐肇振;刘立朝;牛荣平;喻兴超;武晟锋;李长江;史阔天;岳永亮;贺明贤;郭朋飞;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3/28 | 分类号: | E05B83/28;E05B81/08;B60K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李翔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体 燃油箱锁 燃油箱盖 锁定位置 燃油箱 解锁位置 锁定 可移动 锁位置 吸附 排斥 释放 灵活 | ||
1.一种燃油箱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锁(2)包括:
基座;
第一磁性体(24),所述第一磁性体(24)安装于所述基座;
第二磁性体(25),所述第二磁性体(25)可移动的安装于所述基座,并能够在锁定燃油箱盖的锁定位置和释放燃油箱盖的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控制单元(28),所述控制单元(28)能够控制所述第二磁性体(25)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第一磁性体(24)和所述第二磁性体(25)相互排斥;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第一磁性体(24)和所述第二磁性体(25)相互吸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箱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体(25)包括电磁铁柱(251)和套设于所述电磁铁柱(251)的外周的电磁线圈(252),所述控制单元(28)通过调整所述电磁线圈(252)内的电流方向控制所述第二磁性体(25)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箱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第一磁性体安装架(27)、滑轨(23)和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23)的第二磁性体安装架(26),所述第一磁性体(24)安装于所述第一磁性体安装架(27),所述第二磁性体(25)安装于所述第二磁性体安装架(26),并能够随着所述第二磁性体安装架(26)沿所述滑轨(23)滑动以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箱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用于覆盖燃油箱的加油口的上壳体(21)和安装于所述上壳体(21)的下壳体(29),所述上壳体(21)和所述下壳体(29)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磁性体安装架(27)、所述滑轨(23)、所述第二磁性体安装架(26)、所述第一磁性体(24)和所述第二磁性体(25)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箱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锁(2)包括沿燃油箱的加油口(1)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磁性体(25);和/或
所述第一磁性体(24)为永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箱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28)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壳体(21)上的控制按钮(281),所述控制单元(28)能够根据所述控制按钮(281)的操作控制所述第二磁性体(25)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燃油箱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体(25)包括复位弹簧(253),所述复位弹簧(253)向所述第二磁性体(25)施加保持于所述锁定位置的弹性力。
8.一种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包括加油口(1)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油箱锁(2),所述燃油箱锁(2)安装于所述加油口(1)处,其中,所述加油口(1)形成有与所述第二磁性体(25)对应的卡接结构(11),使得所述第二磁性体(25)在所述锁定位置卡接于所述卡接结构(11),所述第二磁性体(25)在所述解锁位置与所述卡接结构(11)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包括燃油箱盖和防丢链(22),所述燃油箱锁(2)固定安装于所述燃油箱盖,所述防丢链(22)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燃油箱盖,另一端用于安装于车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方式:
方式一:所述燃油箱锁(2)的上壳体(21)密封安装于所述加油口(1)的入口端处以用作所述燃油箱盖,所述下壳体(29)容纳在所述加油口(1)内;
方式二:所述防丢链(22)形成为管状连接绳,所述控制单元(28)的电连接线(5)穿过所述防丢链(22)设置;
方式三:所述卡接结构(11)形成为沿所述加油口(1)的周向设置的卡接凸缘,所述燃油箱锁(2)的电磁铁柱(251)形成有与所述卡接凸缘相对应的卡接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41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引擎盖的双拉式锁扣机构
- 下一篇:车门把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