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废盐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3886.7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8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弟;岳仁亮;李伟曼;陈运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D3/08 | 分类号: | C01D3/08;F23G7/06;F23G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废盐的处理方法,属于环境保护和工业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机合成工业、精细化学品工业、农药工业等诸多行业常常在产物纯化阶段需要通过碱化和酸化的方法对合成产物或中间产物进行提纯,简单而言,就是利用目标物和NaOH、HCl的两步反应完成提纯和处理,例如氯吡硫磷、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等有机化工品的合成,碱化和酸化这两步反应最终的结果是NaOH和HCl的中和而产生NaCl溶液,然而该NaCl溶液常常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合成产物,都常常具有相当的毒性,难以处理,因此这些废盐溶液的存放成为行业内的重要问题,目前很多企业为了减少废液量,都采用加热蒸干的方法将废盐溶液蒸发为废盐,这确实大大降低了废物体积,但生成的废盐同样无法处理,目前已经被环保部门列入危废名录,不断的堆积存放导致严重的环境隐患,一旦扩散和淋出则存在巨大的污染风险,同时,大量的废盐堆积并无法处理的现状也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环保压力。
可以将废盐溶于水中再通过水处理方法降解其中的有机物,然而由于共存大量NaCl,活性污泥难以使用,而且对于含有P的废盐,水处理方法除P效果不佳,这种方法很难获得实际应用。
废盐还可以采用直接热力燃烧的方法处理,即将废盐粉末喷入焚烧炉,其中的有机物和可分解组份高温下发生分解,然而NaCl仅仅800摄氏度便发生熔融,熔融NaCl落在焚烧炉底部,造成严重设备腐蚀和堵塞,此外该方法不能避免气流携带熔融NaCl颗粒进入下游管道而发生阻塞,而且积存在焚烧炉中的盐也比较难以清理,此外,高温下一旦气相中Cl离子的浓度提高,则很容易对后系统的设备器壁发生腐蚀。
将废盐填埋也是一种解决方案,但是废盐水溶性高,其中常常含有高毒的有机污染物组分,不能简单填埋,必须设置高强度水泥基础以实现防渗、防水、防漏,其成本太高,非常不经济。
技术方案CN104344407A提出了利用微波加热分解废盐中有机物和可分解无机盐的方法,其技术关键在于在450~500℃通过氮气条件下的微波处理,使废盐中的有机物分解挥发,从而实现废盐的无害化,但该技术方案存在三个明显的技术缺陷:1)NaCl为弱微波吸收介质,微波处理很难对其实现高效升温;2)在氮气气氛下,长碳链有机物和芳环、稠环和杂环有机物常常发生聚合结焦的反应,而不能发生氧化分解,这导致氮气下的微波处理反而使废盐中类似焦油的有机聚合物含量上升,颜色更黑,且其毒性没有明显下降,甚至反而上升。3)微波处理很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而导致局部过热的现象,当废盐中含有DMSO、DMF和有机氰化合物时,局部过热很容易造成爆炸事故的发生。
综上可知,目前尚没有一种能够成功处理被污染的工业废盐的有效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该问题,提供一种将工业废盐无害化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种新方法高效分解被污染的工业废盐当中的有机物和可分解无机物,实现废盐的无害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将工业废盐粉碎至粒径小于0.5mm,按照比例和微波吸收介质颗粒相混合,空气气氛下置于微波加热装置中进行微波处理,微波处理过程中控制废盐和微波吸收介质颗粒的混合物的温度在800℃以下,对废盐中的有机物和可降解无机进行微波热分解,分解过程中废盐颗粒通过微波处理装置中的搅拌设备不断搅拌混合,避免局部发生过热而导致废盐熔融,微波处理时间为10min~5hr,微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经引风机抽出并送入蓄热燃烧设备(RTO)或者蓄热催化燃烧设备(RCO)或者直燃式气体处理设备(二燃室)并将其中的有机物燃烧降解,经过蓄热燃烧设备或者蓄热催化燃烧设备或者直燃式气体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气体根据其成分进行脱硫脱硝脱酸处理,去除可能含有的SO2、NOx、HCl、HF后达标排放,经微波处理后的废盐经水淘洗,废盐中的氯化钠溶解排出,混合于废盐中的微波吸收介质颗粒则通过过滤或者重力沉降或者离心分离或者磁性分离而回收再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38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盐快速脱水设备
- 下一篇:托盘座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