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腐植酸钾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2231.8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4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付旭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旭升 |
主分类号: | C08H99/00 | 分类号: | C08H99/00;C05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植酸钾 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 废液 过氧化钾 氢氧化钾 制备工艺 黑褐色 糊状物 叔丁基 混合液加热 废液处理 风化煤粉 去离子水 重量份数 风化煤 干燥物 混合液 有效地 按下 取水 植酸 制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腐植酸钾及其制备工艺。该腐植酸钾按下述方法得到:第一步,将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废液进行分离,分离后获得水相溶液;第二步,按重量份数称取水相溶液、风化煤粉和去离子水并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液;第三步,将混合液加热进行反应,反应后得到黑褐色的糊状物,第四步,将黑褐色的糊状物进行干燥后得到腐植酸钾干燥物。本发明中利用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废液中的氢氧化钾和叔丁基过氧化钾与风化煤中的腐植植酸制备腐植酸钾,有效地利用了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废液中的氢氧化钾和叔丁基过氧化钾,不仅避免了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废液处理的费用,而且获得了具有经济效益的腐植酸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腐植酸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合成PVC 聚合引发剂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的过程中,在提取油相产物后,余下的水相含有过量的未反应的氢氧化钾、叔丁基过氧化钾和副产的氯化钾,目前将余下的水相作为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废液进行收集后送到污水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不仅增加了处理费用,而且还浪费了市场紧缺的钾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腐植酸钾及其制备工艺,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目前不能有效地利用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废液中的钾资源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腐植酸钾,按下述方法得到:第一步,将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废液进行分离,分离后获得水相溶液;第二步,按重量份数称取水相溶液150份至200份、风化煤粉100 份至130 份、去离子水80 份至160份,将所需要量的水相溶液、风化煤粉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液;第三步,将混合液加热至70℃至90℃进行反应,当PH 值为10至12时得到黑褐色的糊状物,第四步,将黑褐色的糊状物进行干燥后得到腐植酸钾干燥物,其中:干燥温度为95℃至130℃,干燥时间为2小时至4小时。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
上述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废液中可含有质量分数为10% 至15% 的氢氧化钾和质量分数为3% 至5% 的叔丁基过氧化钾。
上述风化煤中可含有质量分数为50% 至70% 的腐植酸。
上述腐植酸钾干燥物中可含有质量分数为5% 至8% 的氯化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腐植酸钾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方法进行:第一步,将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废液进行分离,分离后获得水相溶液;第二步,按重量份数称取水相溶液100 份至160 份、风化煤粉80 份至120 份、去离子水110 份至200 份,将所需要量的水相溶液、风化煤粉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液;第三步,将混合液加热至80℃至100℃进行反应,测试混合液在反应中的PH 值,反应后得到黑褐色的糊状物,第四步,将黑褐色的糊状物进行干燥后得到腐植酸钾干燥物,其中:反应时间为40分钟至90 分钟,反应终点的PH 值为9 至11,干燥温度为90℃至120℃,干燥时间为2小时至4小时。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废液中可含有质量分数为15% 至20% 的氢氧化钾和质量分数为5% 至8% 的叔丁基过氧化钾。
上述风化煤中可含有质量分数为40% 至60% 的腐植酸。
上述腐植酸钾干燥物中可含有质量分数为3% 至5% 的氯化钾。
本发明中利用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废液中的氢氧化钾和叔丁基过氧化钾与风化煤中的腐植酸制备腐植酸钾,有效地利用了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废液中的氢氧化钾、叔丁基过氧化钾和氯化钾,不仅避免了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废液处理的费用,而且获得了具有经济效益的腐植酸钾。
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旭升,未经付旭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22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