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噪声整形波峰因数降低(CFR)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0362.2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8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文森特·皮埃尔·马蒂内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智浦美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25/0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祺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声 整形 波峰 因数 降低 cfr 方法 装置 | ||
用于载波信号的噪声整形波峰因数降低方法(和执行所述方法的装置)的实施例包括(a)通过选择具有超过预定波峰因数降低阈值的幅值的至少一个载波信号峰值,对所述载波信号进行限幅,(b)从所述载波信号减去所述所得限幅信号,(c)通过噪声整形滤波器将所述所得限幅噪声信号限制在对应于所述载波信号的频带的频带中,以及(d)从所述载波信号的延迟版本减去所述所得频谱整形后的限幅噪声信号。所述限制过程包括选择在一个或多个防护频带处的噪声整形滤波器响应的第一子区域,选择在所述频带中的其它地方的所述噪声整形滤波器响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子区域,以及将所述第一子区域设定为高于所述第二子区域的幅值的第一预定幅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并且更特别地涉及根据噪声整形过程用于波峰因数降低(CFR)的技术。
背景技术
当今,为了改进频谱效率,现代的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现代的调制和编码方案技术,现代的调制和编码方案技术包含多个子载波直接或间接映射,例如OFDM(正交频分复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SC-FDMA (单载波频分多址)、WCDMA(宽带码分多址)或多载波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然而这些系统遭受高的峰值与平均功率比(PAPR),这源自叠加子载波或来自不同用户的各种信号。众所周知,此种高PAPR并非期望的,因为此种高PAPR对后续功率放大器要求更多的回退,并且因此对放大器的平均输出功率具有直接后果。为了降低传入的复合天线信号的动态特性,使用像波峰因数降低(CFR)的技术以改进PAPR,并且改进传输链的效率。然而,如果未被正确地设计,此类处理算法可引起带外频谱再生,致使不符合规范的频谱发射掩模(SEM)。
噪声整形过程是已被提出以降低PAPR的限幅和滤波波峰因数降低技术。噪声整形过程的目标是移除来自信号的峰值的能量,并且然后将该能量作为噪声添加在信号带宽内部或外部。结果,上述具有降低PAPR 以及引入带内失真和带外退化的效果,其中带内失真增加误码率,带外退化干扰邻近频带中的通信。
虽然有效,但期望改进噪声整形过程以甚至更多地降低PAPR。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题的实施例提供噪声整形波峰因数降低方法、实施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计算机程序的非暂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执行噪声整形波峰因数降低的装置和用于通信系统的发射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载波信号的噪声整形波峰因数降低方法,所述载波信号包括一个或多个载波,所述方法包括:
(a)通过选择具有超过预定波峰因数降低阈值的幅值的所述载波信号的至少一个峰值,对所述载波信号进行限幅,由此产生限幅信号;
(b)从所述载波信号减去所述限幅信号,由此生成限幅噪声信号;
(c)通过噪声整形滤波器将所述限幅噪声信号限制在基本上类似于所述载波信号的频带的频带中,由此生成频谱整形后的限幅噪声信号;以及
(d)从所述载波信号的延迟版本减去所述频谱整形后的限幅噪声信号,由此生成波峰因数降低的载波信号;
其中所述限制另外包括:
选择在所述频带中的一个或多个防护频带的级别处限定的所述噪声整形滤波器的响应的第一子区域;
选择在所述频带中的其它地方限定的所述噪声整形滤波器的所述响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子区域;以及
将所述第一子区域设定为高于所述第二子区域的幅值的第一预定幅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制另外包括:
选择在所述载波信号的所述频带的所述级别处限定的所述噪声整形滤波器的所述响应的至少一个第一第二子区域,其中无数据样本与所述通信系统的用户相关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智浦美国有限公司,未经恩智浦美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03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氧化碳焊机(MIG‑250)
- 下一篇:吊灯(后现代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