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蝗虫喂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9930.7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2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山县誉原生态蝗虫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6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蝗虫 喂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蝗虫喂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蝗虫喂养装置。
背景技术
蝗虫,俗称蚂蚱,是公认的害虫,由于蚂蚱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活性物质,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磷、钙、铁等微量元素,营养价值丰富,肉质鲜嫩,越来越多的蝗虫喂养户却靠喂养和出售蚂蚱走上了致富道路。现阶段使用的蝗虫喂养箱通常采用材质为木质板材,在高温喂养过程中,木质喂养箱易发生变形、易燃等问题。同时由于通风难以保证,喂养箱内常常出现温度过高过热的现象,蝗虫死亡率居高不下。还有木质箱体为一体结构,喂养蝗虫的粪便和食物混合在一起,卫生问题难以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蝗虫喂养装置,用于解决对蝗虫进行饲养时,食物和粪便混合不方便清理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虫卵成活率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蝗虫喂养装置,包括:
饲养室,其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贯穿孔,在所述第一贯穿孔内设置一横截面呈圆弧形的喂养槽,在所述饲养室的侧壁上设置一水平方向的转轴,所述转轴穿过设置在所述喂养槽底部的一沿纵轴方向延伸的第二贯穿孔,以使所述喂养槽绕所述转轴旋转,其中,在所述喂养槽的相对的两圆弧形侧壁的圆弧形端面上均设置一圆弧形凹槽,在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侧边上设置与所述圆弧形凹槽相适配的凸起,使所述凸起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滑动;
轰散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喂养槽内,用以轰散位于所述喂养槽内的蝗虫;
产卵室,在所述饲养室的其中一侧壁上设置一第二贯穿孔,所述产卵室贯穿所述第二贯穿孔,且所述产卵室相对的两侧壁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二贯穿孔的大小,所述产卵室以沿所述第二贯穿孔滑动的方式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蝗虫喂养装置,所述产卵室内至少设置有两层,每层的底板上均设置有一层沙土以使蝗虫在沙土内产卵,其中,所述产卵室的相对两侧均敞开以使蝗虫进入产卵室内产卵,所述产卵室的相对两侧垂直于其贯穿所述饲养室的侧壁。
优选的是,所述的蝗虫喂养装置,所述饲养室壁是铁纱网。
优选的是,所述的蝗虫喂养装置,所述轰散装置为用以驱赶蝗虫的铃铛或者为敲打的锤子。
优选的是,所述的蝗虫喂养装置,且所述产卵室以沿所述第二贯穿孔滑动的方式设置,其具体设置方式为:所述产卵室的下方设置有滑轮,在所述饲养室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滑轮相适配的滑槽,以便于推拉所述产卵室。
优选的是,所述的蝗虫喂养装置,在所述饲养室内部设置有照明灯,给蝗虫提供足够的光照时间。
优选的是,所述的蝗虫喂养装置,所述饲养室的侧壁上设置有多层喂养槽。
优选的是,所述的蝗虫喂养装置,所述饲养室的两个或者三个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喂养槽。
优选的是,所述的蝗虫喂养装置,在所述产卵室上设置有一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和加热器。
优选的是,所述的蝗虫喂养装置,在所述产卵室的敞开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自动门,其中,所述自动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饲养室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贯穿孔,在所述第一贯穿孔内设置一横截面呈圆弧形的喂养槽,所述喂养槽绕转轴可以从所述饲养室的内部转到所述饲养室的外部或者可以从所述饲养室的外部转到所述饲养室的内部,方便喂养人添加饲料,当需要添加饲料,将所述喂养槽拉至所述饲养室的外侧,添加完毕后,将所述喂养槽再推至所述饲养槽的内部,且由于喂养槽能够拉至饲养室的外侧,清理喂养槽也很方便。圆弧形凹槽和凸起的设置方便推拉所述喂养槽,同时也起到支撑所述喂养槽的作用。在饲养室的一侧壁处还设置有产卵室,由于产卵室设置有多层,每层的底板上均设置有沙土,方便蝗虫成虫期在产卵室内产卵并进行孵化。产卵室内设置有多层,尽可能地增加蝗虫产卵的面积,且产卵室可以推进或者拉出饲养室,方便设置产卵室沙土层的厚度和湿度,在蝗虫成长期内,产卵室被拉出饲养室外,不影响饲养的空间,在蝗虫成虫期内,把产卵室推进饲养室内,使蝗虫产卵并孵化。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蝗虫喂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蝗虫喂养装置的喂养槽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山县誉原生态蝗虫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马山县誉原生态蝗虫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99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手提式臭氧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黄磷三塔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