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万向摇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7672.9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6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余杨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杨洲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4/3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兴华粤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45 | 代理人: | 吴剑锋,邹涛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九***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万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万向摇模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 205889699U于2017年01月18日公开了一种可摇动发泡装置,包括:发泡模,用于发泡成型;支架,用于固定支承发泡模,其包括一转轴和至少一个活动安装的限位装置,发泡模转动安装于转轴上;限位装置位于转轴一侧,其竖直设置时能够稳定支撑发泡模、倾倒设置时能够不影响发泡模转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易操作、工作效率高、注塑质量好的全自动万向摇模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全自动万向摇模装置,包括用于发泡注塑成型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相接的上模和下模,其结构特征是所述模具设置在转盘上,所述转盘与水平转动机构相接,水平转动机构通过安装座与竖向转动机构相接,竖向转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
进一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支撑臂,竖向转动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臂上,水平转动机构通过安装座与悬设的竖向转动机构相接。
进一步,所述水平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座上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一连接轴的一端朝上穿过安装座之后与转盘相接,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朝下与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接。
进一步,所述竖向转动机构包括固设在第一支撑臂上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连接轴或法兰与安装座的侧面相接。
进一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竖向转动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臂上,安装座的一侧与竖向转动机构相接,安装座的另一侧通过中间轴或中间轴承与第二支撑臂转动相接。
进一步,所述水平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座上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一连接轴的一端朝上穿过安装座之后与转盘相接,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朝下与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接。
进一步,所述竖向转动机构包括固设在第一支撑臂上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连接轴或法兰与安装座的侧面相接。
进一步,所述的全自动万向摇模装置,还包括分别控制水平转动机构和竖向转动机构的转动速度、转动时间以及转动角度的中控器,所述中控器分别与水平转动机构和竖向转动机构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水平转动机构的转动角度的范围为0~360度,竖向转动机构的转动角度的范围为0~180度。
本发明中的所述模具设置在转盘上,所述转盘与水平转动机构相接,水平转动机构通过安装座与竖向转动机构相接,竖向转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通过分别控制水平转动机和竖向转动机构,就可控制转盘及模具的转动方向、转动角度以及转动速度,从而实现自动万向的摇动模具,使得模具内的溶化的注塑剂或发泡剂能够流动到模具内的任何角落,实现全角度无遗漏的填满模具的整个内腔,从而提高注塑或发泡的产品质量。
本发明中的转盘及模具的转动方向、转动角度以及转动速度可以由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器输入具体的数据来进行控制,通过伺服电机和伺服控制器能准确的控制最终的结构,实现自动化,于是,可以在保证注塑质量的基础上,由一个操作人员同时操作多台本产品,因此,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制作成本。
当注塑的产品相对比较小、比较轻时,可以采用在机架上设置有第一支撑臂,竖向转动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臂上,水平转动机构通过安装座与悬设的竖向转动机构相接,可以降低成本,此时,转盘及模具均为单臂悬设;当注塑的产品相对比较大、比较重时,可以采用在机架上设置有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竖向转动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臂上,安装座的一侧与竖向转动机构相接,安装座的另一侧通过中间轴或中间轴承与第二支撑臂转动相接;此时,转盘及模具均为双臂支撑,于是,其工作的运行平稳性也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易操作、工作效率高、注塑质量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框图。
图3为本发明组装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组装后的左视示意图。
图5为竖向转动机构的转动角度为0度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竖向转动机构的转动角度为180度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竖向转动机构的转动角度为90度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为机架,2为安装座,3为第一连接轴,4为转盘,5为中间轴,6为第二伺服电机,7为第一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杨洲,未经余杨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76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MR注塑技术工艺流程
- 下一篇:一种高温脱硝催化剂蜂窝陶瓷吹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