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6574.3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2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川端亮平;假屋智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100),其包括:轿厢(104)、对重装置(106)以及曳引机(110)。所述对重装置具备:对重轮(206),其通过支架(212,214,215,216)设置在对重架(202)的上梁(202b),其转动平面(400)与上梁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预定的夹角(θ);安全挡板(220),其由纵向可分离的复数个分挡板(222,224)构成,其固定在支架,用以遮挡对重轮的侧面,每个分挡板在其水平投影从支架的水平投影向外突出的横向端部具有折弯部(222a,224a),所述折弯部的水平投影向支架的水平投影靠近。据此,既可以防止维修人员的手指等被卷入对重轮,又可以确保对重装置与轿厢之间的间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电梯为曳引式电梯。这种电梯由曳引机通过曳引绳驱动轿厢和对重装置。根据电梯所采用的曳引绳的绕法,不少电梯的对重装置设置有对重轮。而且,在某些国家或地区的安全规定中,要求在对重轮的周围采取可以防止手指等被卷入对重轮的安全措施。
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13-49530所公开的对重装置中,对重轮设置在由槽钢构成的对重架上梁20以及立柱18的槽内(参见该公报图1)。对重架的上梁20以及立柱18可以遮挡对重轮的侧面和上方,从而防止维修人员的手指等被卷入对重轮。如该公报的图1所示,在这个对重装置中,对重轮的转动平面与上梁20的长度方向平行。所以只要对重轮的厚度小于上梁20以及立柱18的槽宽,就可以将对重轮设置在上梁20以及立柱18的槽内,使上梁20以及立柱18起到安全罩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转动平面”是指对重轮(滑轮)上离开旋转轴的一点在旋转时所画轨迹(圆)所在的平面,其法线与对重轮(滑轮)的旋转轴平行。可见,对重轮可以有无数个转动平面,但这些转动平面都是相互平行的。所以,在探讨转动平面的方向时,可以任意选取其中一个转动平面。
当电梯的井道很狭小的时候,例如在无机房式电梯的井道内,需要在狭小的空间内设置轿厢、对重装置、曳引机等各种装置。这时,需要对曳引绳的走向、角度等进行巧妙而合理的设计,并利用曳引绳所通过的对重轮等滑轮对曳引绳的走向、角度进行调节。因此,有时需要对重轮的转动平面与对重架上梁的长度方向形成一个所需的夹角。在这种情况下,对重轮在对重架上梁的宽度方向所占的空间加大,所以很难将其设置在对重架上梁以及立柱的槽内。如果专为对重轮设置一个箱型的安全罩,在通常情况下,该安全罩的水平投影将大幅度超出对重装置其他部分的水平投影,所以在对重装置上下移动时很难确保该安全罩与井道内其他装置、仪器(例如轿厢)之间保持所需的间隔,容易发生碰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其结构既可以防止维修人员的手指等被卷入对重轮,还能使对重装置与其他装置、仪器之间保持所需的间隔。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电梯包括:升降于井道的轿厢;通过曳引绳与所述轿厢相连接的对重装置;通过所述曳引绳牵引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装置的曳引机。所述对重装置具备:对重轮,其通过支架设置在对重架的上梁,用以缠绕所述曳引绳,其转动平面与所述上梁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预定的夹角;安全挡板,其由纵向可分离的复数个分挡板构成,其固定在所述支架,用以遮挡所述对重轮的侧面,每个分挡板在其水平投影从所述支架的水平投影向外突出的横向端部具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水平投影向所述支架的水平投影靠近。
本发明电梯所具有的安全挡板可以遮挡对重轮的侧面,防止维修人员的手指等被卷入对重轮。该安全挡板为板状,结构简单,成本低。该安全挡板的折弯部向支架靠近,减少了安全挡板从支架向外突出(尤其是向轿厢方向突出)的突出量,从而可以确保安全挡板与轿厢等井道内其他装置、仪器之间保持所需的间隔,避免碰撞。该安全挡板由纵向可分离的复数个分挡板构成,依次安装分挡板时,便于确认安全挡板与对重轮之间的间距。此外,更换曳引绳时可以只卸下下方的分挡板,这样可以减少作业量,提高作业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65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操作盘以及去往层登记方法
- 下一篇: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