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式输送机用张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5519.2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4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睿;田祖织;赵呈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23/44 | 分类号: | B65G23/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机用张紧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用张紧装置,制动器和单向制动器与卷筒轴相联接,制动器起制动作用,没通入压力油时单向制动器使卷筒只能单向旋转,通入压力油时才可反转。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中液压马达一直保持卷绳扭矩,在胶带出现弹性伸长时能及时卷绳,张紧胶带。需要放绳时制动器和单向制动器同时打开,卷筒反转,液压马达的回油经流量阀流回油箱,当胶带拉力过大带动卷筒快速转动时,流量阀自动减小过流面积,减小卷筒转速;胶带拉力进一步增大时,则流量阀关闭,液压马达回油打开顺序阀,经顺序阀流回油箱。本发明能满足长距离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的张紧以及放带时对胶带张力的需求,且结构紧凑、性能可靠、造价低,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式输送机张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用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用于煤矿井下的顺槽、巷道掘进以及隧道掘进,用于顺槽及隧道掘进时,运输距离较长,目前国内最大长度达12公里。由于胶带较长,起动前尽管进行了预张紧,但起动过程中胶带仍有较大的弹性伸长量,这一部分弹性伸长量如果不能及时吸收,则造成胶带张力下降,无法完成起动过程。由于油缸行程有限,不可能完全吸收这一部分伸长量,因此需要张紧绞车及时进行卷绳动作,拉紧胶带,保持胶带张力。另外由于需要不停机移动机尾,这就要求放带时仍要胶带保持一定的张力,否则胶带打滑,无法运送物料。
上述两种工况采用现有的机械及液压张紧装置无法满足要求,采用变频张紧技术可满足要求,但变频器价格昂贵,维护费用高,无法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在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中及时张紧,吸收胶带弹性伸长量,又能在放带时提供恒定张力,确保不停机移动机尾,同时具有结构紧凑、运转平稳、造价低、维护方便等特点的张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式输送机用张紧装置,包括卷筒、减速机、液压马达、制动器、液压泵;所述卷筒安装在卷筒轴上,所述卷筒轴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制动器、左轴承座、卷筒、右轴承座;所述卷筒轴右侧通过联轴器Ⅰ与减速机输出轴相联接,减速机输入轴通过联轴器Ⅱ与液压马达输出轴相联接;
还包括单向制动器、流量阀、电磁换向阀;
所述制动器包括制动器端盖、制动器弹簧、制动器活塞、制动器壳体、制动器摩擦片组;所述制动器摩擦片组的内摩擦片与卷筒轴形成动联接;所述制动器摩擦片组的外摩擦片与制动器壳体内孔形成动联接;所述制动器弹簧安装在制动器端盖与制动器活塞之间;制动器活塞与制动器壳体内孔中凸起的圆环构成制动器油缸;所述制动器端盖与制动器壳体右侧固定联接;所述制动器油缸设有制动器油口ZA;
所述单向制动器设置于制动器左侧,包括单向制动器壳体、单向制动器活塞、单向制动器端盖、单向制动器弹簧、单向制动器轴、单向轴承套筒、单向制动器摩擦片组、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内圈与卷筒轴固定联接,单向轴承外圈与单向轴承套筒内孔的右半部分固定联接;所述单向轴承套筒内孔的左半部分与单向制动器摩擦片组的外摩擦片形成动联接,单向制动器摩擦片组的内摩擦片与单向制动器轴形成动联接;所述单向制动器轴与单向制动器端盖固定联接;所述单向制动器端盖与单向制动器壳体固定联接;所述单向制动器弹簧安装在单向制动器端盖与单向制动器活塞之间,单向制动器活塞与单向制动器壳体右端的圆环形凸起构成单向制动器油缸;所述单向制动器油缸设有单向制动器油口DA;
所述流量阀包括流量阀阀体、流量阀端盖、流量阀阀芯、流量阀弹簧;所述流量阀阀体右端与流量阀端盖固定联接,流量阀阀体内安装有流量阀阀芯;所述流量阀阀芯左端有一凸起,使流量阀阀体和流量阀阀芯之间构成密闭空间;流量阀阀芯右端有一柱形沉孔,柱形沉孔和流量阀端盖之间安装有流量阀弹簧;流量阀阀体上开有流量阀进油口LA;流量阀端盖上开有流量阀回油口LB,流量阀回油口LB接油箱;流量阀进油口LA进入流量阀阀体的壳体壁上开有油孔,通向所述流量阀阀体和流量阀阀芯之间构成的密闭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55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调节的出料输送装置
- 下一篇:振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