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5010.8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8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立文色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9/10 | 分类号: | B65H59/1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纺织 色织布 生产 张力 调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通过高效合理的调整,保证纺织机纺织原料丝的数量、密度的稳定性、精准性,提高纺织色织布的吸湿性、透气性。
背景技术
色织布,即用染色的纱线织成的织物,纱染色一般分为色纺纱和染色纱二种方式,通常说的色织布是指梭织机织的布,但针织机也同样可以做出色织针织布。相对印染布来说它风格独特,但是价格偏贵,由于色织布的染纱、织造、后整理的总损耗比较大,台产也不及白坯布的产量高,所以成本加大。色织布分为三种,第一种根据原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色织棉布、色织涤棉布、色织中长仿毛花呢、全毛花呢、毛涤花呢、毛涤粘三合一花呢、竹节纱布、疙瘩纱布、丝麻等。第二种根据织造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平纹色织布、色织府绸、色织格花呢,牛津布、青年布、牛仔布、还有卡其、斜纹布、人字呢、华达呢、贡缎、小提花、大提花布等。第三种根据前后道不同的工艺特点还可以分为色经白纬布( 牛津布、青年布、牛仔布、劳动布等)色经色纬布(条格布、格子布、床单布、格花呢、等)还有因后道工艺的拉毛、起绒、磨毛、缩绒而形成的各种色织毛绒布。相比印染布,色织布具有色彩丰富、立体感强、色牢度高等特点,但由于染纱、织造、后整理等工序损耗较大、台产也不及白坯布产量高,因此投入成本高、技术要求高。色织布占全球棉纺行业份额仅为7%,印染布与牛仔比例最高,未来伴随消费者对于服装色彩等需求愈加时尚与多变,色织布的发展前景仍然很大。
纺织机,又叫纺机、织机、棉纺机等,古代的纺织机是依靠人力带动的织布机,纺织机就是把线、丝、麻等原材料加工成丝线后织成布料的工具全称。象纺坠、纺车、锭子、踏板织布机,还有现代机械织布机、现代数控自动织布机等,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因此,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纺织机来说,纺织张力调整结构是纺织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其能有效的保证纺织色织布匹的质量及效率,而现有的纺织张力调整结构,其组装及维护不便,作业效率低等,无法满足现有纺织机的高标准组装要求。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其结构设计合理,便于纺织时能进行高效、稳定、精准的色织布料张力纺织作业,且能实现快速的组装及引线纺织,保证所织色织布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吸汗性、柔软性,布料光泽好。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由立式支撑组件、张力限位组件和张力组件组成;所述立式支撑组件,包括圆形底板,及对称设置在圆形底板上两侧的一组竖长方形支撑板,及设置在一组竖长方形支撑板一端的圆形限位板,及设置在圆形限位板上的若干个支撑块,及设置在若干个支撑块上的正方形连接板,其中,圆形底板、圆形限位板、正方形连接板上分别相对应设置有进线孔、导线孔、出线孔;所述张力限位组件,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圆形底板、圆形限位板的圆形支撑柱,及设置在圆形底板、一组竖长方形支撑板、圆形限位板所构成腔体内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和第六支撑板,其中,圆形支撑柱依次贯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六支撑板,圆形底板与第六支撑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螺杆连接;所述张力组件,包括分别间隔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六支撑板之间的四个张力圈,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六支撑板分别为金属结构,张力圈为塑料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还包括对称设置在一组竖长方形支撑板内壁上的四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用于对张力圈进行限位,其中,限位凸起设置为梯形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六支撑板设置为一体成型的金属结构,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六支撑板之间分别设置有与限位凸起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凹槽。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还包括依次贯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六支撑板、张力圈的第一辅助调节柱、第二辅助调节柱,其中,第一辅助调节柱、第二辅助调节柱的两端分别与圆形底板、圆形限位板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的厚度相同,且分别小于第六支撑板大于第一支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立文色织有限公司,未经东台立文色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50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