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式隧道拱架作业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2777.5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4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军;龚俊;唐逸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E21D1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式 隧道 作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轮式隧道拱架作业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程机械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随着对建筑施工作业要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对隧道施工作业中使用的拱架作业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拱架作业车主要有履带式和轮式,其中轮式拱架作业车主要采用了标准汽车底盘,由于其结构原因,需要导轨和滑台将臂架以及操作平台移动至接近工作面的位置,其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工作稳定性较差。传统的拱架作业车主要是由挖掘机、高空作业车等改造而成,不仅功能简单,而且适应性较差。其中当设置在臂架上的工作平台升高至一定高度时,影响驾驶室内操作员的视野,进而影响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此外,对于三线及以上的隧道或宽度较大的隧道,普通的拱架作业车只能通过中间至两侧或从两侧至中间依次施工,不能同时施工,进而工作效率较低,影响施工进度。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轮式隧道拱架作业车,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适应复杂施工环境的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式隧道拱架作业车,可以有效解决工作效率低、环境适应能力差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式隧道拱架作业车,包括:机架、前桥和后桥、转向架和驾驶室以及多个臂架,所述后桥和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前桥和所述转向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架通过轴线竖直设置的铰接轴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有控制所述转向架转动的转向动力部,所述转向架上设有控制所述臂架摆动、俯仰和伸缩的臂架控制机构,所述臂架的末端设有工作平台和机械手,所述驾驶室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有控制所述驾驶室升降的升降机构。
优选地,所述转向架上设有三个所述臂架,所述臂架沿所述转向架的宽度方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伸缩油缸、导柱和导套,所述导套竖直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导柱套设在所述导套内,所述导柱的一端和所述驾驶室底部连接,另一端和伸缩油缸连接。
优选地,所述工作平台包括平台架和控制所述平台架摆动和俯仰的平台控制机构,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控制所述机械手俯仰的机械手控制机构。
优选地,所述臂架包括摆动架和伸缩臂,所述臂架控制机构包括臂架摆动油缸和臂架俯仰油缸和控制所述伸缩臂伸缩的伸缩油缸,所述臂架摆动油缸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转向架和所述摆动架上,所述臂架俯仰油缸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摆动架和所述伸缩臂上,所述工作平台包括平台架、曲臂和摆动臂,所述平台架和所述摆动臂固定连接,所述摆动臂和所述曲臂铰接,所述平台控制结构包括平台俯仰油缸和平台摆动油缸,所述平台俯仰油缸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伸缩臂和所述曲臂的一端,所述平台摆动油缸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曲臂和所述摆动臂上,所述机械手包括可伸缩机械手臂以及和所述机械手臂转动连接的机械爪组件,所述机械手控制结构包括机机械手俯仰油缸,所述机械手俯仰油缸的两端分别和所述摆动臂以及所述机械手臂铰接。
优选地,所述机械爪组件包括转角底座、固定夹钳、活动夹钳和夹紧油缸以及夹钳摆动油缸,所述转角底座和所述可伸缩机械手臂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夹钳固定在所述转角底座上,所述活动夹钳和所述固定夹钳铰接,所述夹紧油缸的两端分别和所述活动夹钳以及所述固定夹钳铰接,所述夹钳摆动油缸的两端分别和所述转角底座以及所述固定夹钳铰接。
优选地,所述转角底座通过连接座和所述机械手臂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固定在所述机械手臂上,所述连接座上设有限制所述转角底座转动的限位机构。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和所述机械手臂之间设有绝缘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转向架上的折叠型支腿和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竖直伸缩型支腿,所述折叠型支腿包括外伸腿和折叠腿以及折叠油缸,所述外伸腿固定在所述转向架上,所述折叠腿和所述外伸腿铰接,所述折叠油缸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外伸腿以及所述折叠腿铰接。
优选地,所述折叠腿的末端设有用于提高其和所述地面接触面积的脚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27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北斗定位的智能卫星接收天线
- 下一篇:心肌梗死急救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