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燃性的纳米复合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8812.6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7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韩生;赵志成;周嘉伟;薛原;颜松;许广文;陈达明;连俊;刘平;廉翔;陈红艳;蔺华林;韩治亚;余焓;卢德力;蒋继波;邱丰;于飞;李原婷;祝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L1/10 | 分类号: | C10L1/10;C10L1/12;C10L1/198;C10L10/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凝剂 纳米复合 可燃性 聚合物降凝剂 制备 纳米石墨 柴油机 柴油 甲基丙烯酸酯类 醋酸乙烯酯类 聚乙烯 共混物 冷滤点 冷凝点 无损耗 共混 溶剂 自聚 沉积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燃性的纳米复合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可燃性的纳米复合降凝剂是纳米石墨烯和聚合物降凝剂的共混物;其中:聚合物降凝剂选自聚甲基丙烯酸酯类降凝剂或聚乙烯‑醋酸乙烯酯类降凝剂中任意一种或两种。本发明的降凝剂由纳米石墨烯和聚合物降凝剂通过溶剂共混法制备得到;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相比于普通纳米复合降凝剂,本发明的降凝剂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其具有可燃性,对柴油机无污染,无损耗,不会沉积于柴油机底部,并且性能稳定,效果优越。将其应用于0#柴油中,能使0#柴油的冷滤点和冷凝点分别降低11‑16℃和18‑2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可燃性的纳米复合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质能源添加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普通0#柴油是一种含有多组分复杂烃类的混合物,其含有较多的正构烷烃,当外界温度不断降低时,柴油中石蜡分子开始结晶并不断析出、聚集,由于石蜡晶体的大量聚集,最终形成了三维网状结构,当其应用于柴油发动机时,会阻塞发动机输油管路与过滤器,致使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通过引入无机纳米粒子在聚合物材料中,可以使其性能(如机械、热、磁、电等)大大提高。另外,将纳米材料与聚合物进行复合,作为一种新型降凝剂已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目前针对用于改善柴油低温流动性的纳米复合降凝剂主要有纳米黏土/聚合物降凝剂和二氧化硅/聚合物降凝剂,上述纳米复合降凝剂虽然对于改善柴油低温流动性有显著的效果,但是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即所用纳米粒子不具有可燃性,当其长期应用于柴油发动机时,这些不具有可燃性的纳米粒子会不断地沉积在发动机底部,最终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改善普通纳米复合降凝剂中纳米粒子的可燃性,长期应用于柴油发动机时会导致其沉积于底部,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效果,而提供一种可燃性的纳米复合降凝剂,在普通聚合物降凝剂的降凝基础上进一步增强降凝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的一种可燃性的纳米复合降凝剂的制备方法,使降凝剂的发展更加多样化。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体介绍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燃性的纳米复合降凝剂,其是纳米石墨烯和聚合物降凝剂的共混物。
本发明中,聚合物降凝剂选自聚甲基丙烯酸酯类降凝剂或聚乙烯-醋酸乙烯酯类降凝剂中任意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中,纳米石墨烯和聚合物降凝剂的质量比为1:1~1:6。
本发明中,共混物通过溶剂共混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可燃性的纳米复合降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由纳米石墨烯和聚合物降凝剂通过溶剂共混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中,聚合物降凝剂选自聚甲基丙烯酸酯类降凝剂或聚乙烯-醋酸乙烯酯类降凝剂中任意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中,纳米石墨烯和聚合物降凝剂的质量比为1:1~1:6。
本发明中,溶剂共混时,温度为110-125℃,所用溶剂为甲苯或者二甲苯。
本发明中,纳米石墨烯由氧化石墨烯与连二亚硫酸钠、氢氧化钠反应得到。
本发明中,可燃性的纳米复合降凝剂作为柴油降凝剂应用;优选的,应用时,可燃性的纳米复合降凝剂的添加量为柴油的0.05%~0.3%.。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88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