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热悬浮式电动马达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7606.3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0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曾格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标准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00 | 分类号: | H02K7/00;H02K7/09;H02K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8200 贵州省黔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悬浮 电动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领域用的零部件,特别是一种散热悬浮式电动马达。
背景技术
传统的激光光束打印机的光扫描装置中,其核心部件是扫描电机,用以快速旋转多边形反射镜,将激光光束对着感光筒使其全反射。传统的扫描电机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转轴套筒(1),转轴套筒(1)外壁上设有定子线圈(2),转轴套筒(1)内筒设有旋转轴(3),旋转轴(3)头端连接旋转连接部(6),旋转连接部(6)外壁上连接多边形反射镜(8),旋转连接部(6)底部转子壳体(9),转子壳体(9)内设有转子磁铁(10),转子磁铁(10)与定子线圈(2)水平对齐;旋转轴(3)轴线方向上分布有两个径向支承环,径向支承环上分布有若干凸起。其工作原理是通电后,转子壳体(9)和旋转轴(3)绕旋转轴(3)的中轴线旋转进而带动多边形反射镜(8)旋转将激光光束全反射到感光筒。旋转轴(3)旋转时,因径向支承环上(14)分布有若干凸起(15),因而旋转时该处会形成动压油膜,将旋转轴(3)外壁与转轴套筒(1)内壁隔开,并经动压油膜形成径向支承确保旋转轴(3)平稳旋转。但目前的扫描电机存在下述缺点:径向支承环随旋转轴旋转,会与动压油膜形成剧烈摩擦进而升高油温,油温过高会导致油膜失效影响旋转轴(3)的正常旋转,进而影响多边形反射镜(8)的反射效果,最终会影响打印效果;旋转轴(3)的底部与密封垫接触,旋转轴(3)旋转时与密封垫的摩擦也会升高油温影响打印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悬浮式电动马达。本发明具有减少摩擦、散热性好和稳定性强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悬浮式电动马达,包括转轴套筒,转轴套筒外壁与石墨套筒连接,石墨套筒外壁上连接有定子线圈,转轴套筒内筒设有旋转轴,旋转轴头端连接有旋转连接部,旋转连接部外壁上连接有多边形反射镜,旋转连接部底部与转子壳体连接,转子壳体内设有转子磁铁,转子磁铁与定子线圈在水平方向对齐;所述的转轴套筒包括连接套筒,连接套筒的两端分别连接上径向支承套筒和下径向支承套筒;所述的上径向支承套筒的下端设有第一锥面,第一锥面上设有第一静支承磁环;所述的下径向支承套筒上端设有第二锥面,第二锥面上设有第二静支承磁环;所述的旋转轴在位于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处分别设有上锥形环台和下锥形环台,上、下锥形环台的锥面上依次设有第一动支承磁环和第二动支承磁环;所述的第一静支承磁环与第一动支承磁环、第二静支承磁环与第二动支承磁环的相向一侧的极性向同,且相向一侧的平面相互平行。
前述的散热悬浮式电动马达中,所述的石墨套筒的外壁为波浪形结构。
前述的散热悬浮式电动马达中,所述的下径向支承套筒的底端设有密封垫。
前述的散热悬浮式电动马达中,所述的密封垫上设有静悬浮磁铁,旋转轴尾端设有动悬浮磁铁,动悬浮磁铁与静悬浮磁铁相对一侧的极性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转轴套筒的上、下径向支承套筒上分别设置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并在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上分别设置第一静支承磁环和第二静支承磁环;在旋转轴位于第一、二锥面处分别设置上锥形环台和下锥形环台,并在上、下锥形环台的锥面上依次设置第一和第二动支承磁环,且使第一静支承磁环与第一动支承磁环、第二静支承磁环与第二动支承磁环的相向一侧的极性向同,且相向一侧的平面相互平行;该结构第一静支承磁环与第一动支承磁环、第二静支承磁环与第二动支承磁环间的斥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对旋转轴进行径向支承;通过该结构避免了传统旋转轴上的径向支承环与动压油膜间的剧烈摩擦,进而避免了摩擦生热,降低了油温,提高了电机运行的稳定性。
本发明还通过第一静支承磁环与第一动支承磁环、第二静支承磁环与第二动支承磁环间的斥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动、静悬浮磁铁间的斥力以及各相关部件的重力,在竖直方向形成力平衡,使旋转轴在转轴套筒内处于“悬浮”状态,避免了旋转轴底部与密封垫接触,进一步避免了摩擦。
本发明在转轴套筒外壁设置石墨套筒;该结构,能够将旋转轴与转轴套筒内的润滑油间摩擦产生的热量及时由石墨套筒传导出,向周围辐射,使热量及时散发,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扫描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石墨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标准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标准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76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