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钒钛磁铁矿的直接提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7537.6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0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杜浩;刘彪;郑诗礼;王少娜;郭雪梅;李猛;王海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B34/22 | 分类号: | C22B34/22;C22B1/02;C22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钒钛磁铁矿 提钒 钙化焙烧 炼铁 后处理 操作工艺 工艺成本 设备要求 混合物 含钒液 含钠盐 浸出液 除杂 高纯 配矿 炭基 回收率 添加剂 废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钒钛磁铁矿的直接提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钒钛磁铁矿和炭基添加剂的混合物为原料进行钙化焙烧,之后将钙化焙烧产物进行后处理,得到含钒液。所述方法钒的回收率高;浸出液杂质含量少,经过简单除杂即可制得高纯钒制品;不产生废气,操作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工艺成本低;提钒过程不影响炼铁,提钒后尾渣不含钠盐,可以直接配矿炼铁,从而实现钒钛磁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钒化工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钒钛磁铁矿的直接提钒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从铁精矿中提钒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钒钛磁铁矿经炼铁、炼钢后从吹炼炉渣中提钒;另一种是直接从钒钛磁铁矿精矿中提钒。
钒渣提钒是我国钒钛磁铁矿提钒的主流工艺,即钠化焙烧-水浸-净化-沉钒的工艺。以钒钛磁铁矿为原料生产铁、钒产品的企业目前都采用传统的钒渣钠化焙烧工艺提钒。钠化焙烧的工艺基本原理是以Na2CO3为添加剂,通过高温钠化焙烧将低价态的钒转化为水溶性五价钒的钠盐,再对钠化焙烧产物直接水浸,得到含钒浸取液,后加入铵盐制得多钒酸铵沉淀,经还原焙烧后获得钒的氧化物产品。钠化焙烧工艺钒回收率低,单次焙烧钒回收率约为70%,由于工艺流程长,从钒钛磁铁矿到最终五氧化二钒整个工艺流程钒的回收仅为50%,造成钒资源的浪费。
另外一种钒钛磁铁矿提钒方法是直接从矿中提钒,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钒的总回收率高,可达60%以上。直接从铁精矿中提钒研究较多的是钠化氧化提钒。CN 101168802A公开了一种综合回收钒钛磁铁精矿中铁、钒、钛的方法,该方法以硫酸钠为焙烧添加剂,在1200-1300℃下焙烧25-60℃,焙烧后熟料水浸后提钒,尾渣造球后在转底炉中还原,回收铁水和钛渣。该方法的缺点是,焙烧温度高,钒转化率低,并且随着矿中钒含量的增加钒损失率越高。窑尾气产生有害气体SO2,而且浸出后尾渣含钠,不能进行配矿炼铁,否则腐蚀高炉炉衬。
CN 102690944A提出了一种综合回收高钒钒钛磁铁矿中钒、钛、铁的方法,首先向高钒钒钛磁铁矿中添加钠盐或者钙盐中的任一种,用转底炉焙烧后用酸浸出,分离浸出液和残渣,浸出液制得钒产品;尾渣制成还原性球团,在转底炉内快速还原,在燃气熔分炉或者电炉内熔化分离得到含钒铁水和钛渣,含钒铁水通过转炉吹氧提钒,分离出钒渣和生铁,钒渣破碎后返回同高钒钒钛磁铁矿一起进行混料后焙烧、酸浸提钒。该方法将钒钛磁铁矿提钒和钒渣提钒相结合,可明显提高钒的回收率,但该方法用酸作为钒浸取剂,钒液中杂质含量高,产品纯度低。而且沉钒含酸和钠盐的混合废液处理困难。
CN 102703688 A提出了一种钒钛磁铁矿钙化焙烧后用碳酸盐浸出提钒的方法,该方法用钙盐替代钠盐焙烧,解决了尾渣含钠问题,尾渣可以回收利用,但是焙烧后熟料采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作为浸取剂,采用铵盐作为沉钒剂,导致沉钒后废液为含NH4+和Na+的混盐,废液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
针对目前提钒工艺普遍存在的高酸性或高盐度废水问题,CN 102560086A、CN101168802A、CN104003442A、CN 104294047A、CN 104831090A及CN 103952565A等提出钒渣空白焙烧或钙化被烧后采用铵盐(或氨水)浸取剂浸出提钒的方法,该种方法偏钒酸铵可以直接在浸出液中结晶析出,结晶后液可以循环利用,可彻底解决沉钒废水问题,而且浸出后尾渣不含钠盐,可以直接配矿炼铁。但该系列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易分解铵盐(碳酸铵、碳酸氢铵或氨水)作为浸取剂,浸取剂浓度高,氨气挥发严重,并且液固比大(通常为2:1-10:1),导致试剂消耗大,操作环境恶劣。而且,类似方法直接用于钒钛磁铁矿的焙烧过程效果较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75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