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轴箱通风管组件及其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7225.5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9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雄;盛发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侍东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0 | 分类号: | F01M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信号传输装置 曲轴箱通风管 通风管路 控制器 轴箱 通风管组件 导电元件 监测装置 种曲 断开 机动车 电信号传输 控制器检测 曲轴箱通风 通风管本体 并排布置 组件安装 组件包括 发动机 传输 中断 监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轴箱通风管组件及其监测装置,所述曲轴箱通风管组件安装于机动车内,所述机动车中设有控制器,所述曲轴箱通风管组件包括:通风管路和电信号传输装置;所述电信号传输装置用于将电信号传输到所述控制器上,所述电信号传输装置包括与通风管本体并排布置的导电元件,所述导电元件与所述通风管路的两端连接,当所述通风管路完全断开时,所述电信号传输装置中断对所述控制器的所述电信号的传输,进而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曲轴箱通风管组件断开。本发明的曲轴箱通风管组件可以满足对曲轴箱通风的监测要求,而且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曲轴箱通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曲轴箱通风管组件及其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016年底正式发布的国六排放法规(GB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中,车载诊断(OBD)系统新增了对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PCV系统)的监测要求:如果车辆使用了曲轴箱通风系统,生产企业应该对曲轴箱通风系统进行监测,确保系统完整性。现有曲轴箱通风管路主要用于平衡发动机曲轴箱系统的内外部压力,但不满足国六排放法规OBD系统中对曲轴箱通风系统完整性监测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生产企业采用在曲轴箱通风管路中增加压力传感器的方式来进行监测。当曲轴箱通风管路未发生断开的时候,压力信号会因为曲轴箱通风阀的开闭出现波动,而管路发生断开的时候,压力信号则表现相对稳定。这种方式主要有两方面缺陷:一方面,该方式非常容易受到发动机排量、曲轴箱通风管路的布置、曲轴箱通风阀开启压力以及压力传感器安装位置的影响,使曲轴箱通风系统监测出现误报故障,增加生产企业的维修成本,或者漏报故障,不满足国六法规的要求。另一方面,生产企业需要对每一种不同类型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布置方案,单独开发OBD诊断功能,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开发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曲轴箱通风管组件及其监测装置,使曲轴箱通风管组件可以满足对曲轴箱通风的监测要求,而且能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发动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曲轴箱通风管组件,所述曲轴箱通风管组件安装于机动车内,所述机动车中设有控制器,其中,所述曲轴箱通风管组件包括:通风管路,所述通风管路包括通风管本体、第一管路部件和第二管路部件,所述第一管路部件设有第一插头,所述第一插头插入所述通风管本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管路部件设有第二插头,所述第二插头插入所述通风管本体的第二端;电信号传输装置,所述电信号传输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管路部件上的第一连接端;设置在第二管路部件上的第二连接端;位于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且与通风管本体并排布置的导电元件,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导电元件和第二连接端形成通电回路;当所述第一插头或第二插头发生脱落时,或者当所述通风管本体完全断开时,所述电信号传输装置与所述控制器形成断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上述的任意一种曲轴箱通风管组件的监测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导电元件和第二连接端形成通电回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通过在曲轴箱通风管路上增加与控制器连接的电信号传输装置,使控制器能通过电信号的通断来监测曲轴箱通风管路是否完全断开,满足了对曲轴箱通风的监测要求。进一步的,本发明无需对发动机的结构进行改动,因此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发动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曲轴箱通风管组件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曲轴箱通风管组件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曲轴箱通风管组件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曲轴箱通风管组件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曲轴箱通风管组件的监测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侍东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侍东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72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内机油的堵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集成加热功能的快插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