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互卡锁和可加置钢筋的护坡挡墙砌块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2825.2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9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阮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思忠 |
主分类号: | E02B3/14 | 分类号: | E02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8 | 代理人: | 陆鑫;延慧 |
地址: | 353100 福建省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平面 凸台 侧臂 挡墙砌块 底平面 拐角面 后通孔 前通孔 拐角 护坡 卡锁 前孔 填土 钢筋 第一表面 梯形凹槽 梯形凸头 侧臂端 平面的 后壁 后孔 连体 砌块 墙面 贯通 贯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互卡锁和可加置钢筋的护坡挡墙砌块,具体有第一表面第一拐角面、第二拐角面、第三表面底平面、第四表面上平面第五表面墙面和第六表面后壁。的第一拐角面上设有第一侧臂、的第二拐角面面设有第二侧臂、所述的第一侧臂的端部设置有高于上平面的凸台、其凸台边上设置有从上平面一直到底平面的梯形凸头、第二侧臂端部也设置有高于上平面的凸台、其凸台边上设置有从上平面一直到底平面13的梯形凹槽、所述砌块设置有贯穿第三表面底平面和第四表面上平面的第一前通孔和第二后通孔、前孔与后孔之间的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前通孔与第二后通孔之间的壁一半是贯通的、使得前孔的填土与墙后方填土连体、提高孔中植物存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下都平面的挡墙的砌块,尤其涉及一种可相互卡锁和可加置钢筋的生态护坡挡墙砌块。
背景技术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相当部分要在海堤、河岸、低山护坡、堤坝、造田,丘陵地带建造长度、高度不同的挡墙。用石头砌的挡墙成本高,且施工工期长,也不生态。用混凝土砌块施工简单方便,成本低,所以普遍使用混凝土砌块。市场上已公开的技术有两类产品、这两类产品都存在稳定性不够的缺陷、存在安全隐、传统的挡墙砌块有已公开自嵌挡墙砌块是斜面套嵌、专利号 200410071516·1。水平限位靠斜面定位。属于第一类产品、有上下面都是平的、属于第二类产品、其水平定位是靠两根插销固定,其限制砌块水平移位功能差。这两类产品都没有横向定位功能、砌块通过自身重量将土工格栅靠压住,使其不滑脱,这样摩擦力小。传统施工工艺的原理是通过单排砌块一层一层的错位干垒、将挡墙砌块砌到三层高度以上填土后铺上土工格栏,这样反复向上砌筑。干的泥土能起到稳定作用,但长时间下雨后填土吸满水后,泥土密度就会增大下沉就会有重力在砌块上,如果土工格栅与砌块之间的磨擦力不够,土工格栅就会从砌块中滑脱,导致墙体倒塌,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用插销水平限位的施工难度大,劳动强度高,也增加了成本。为此必须克服原有挡墙砌块的设计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挡墙砌块已成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都平面的挡墙砌块,属于第二类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可相互卡锁和可加置钢筋的生态护坡挡墙砌块、克服砌块与土工格栅之间摩擦力小容易倒塌、还需附加插销限制水平移位和砌块之间没有横向定位结构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相互卡锁和可加置钢筋的生态护坡挡墙砌块,具有第一拐角面11、第二拐角面12、底平面13底平面、上平面14、墙面15和后壁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拐角面上设有第一侧臂111,所述第二拐角面设有第二侧臂121;
所述第一侧臂与第二侧臂中间设置有第一通孔2、第一前通孔后面设置有第二后通孔3;
所述第一侧臂的一端与所述底平面13齐平,其另一端高于所述上平面14形成第一凸台112;
所述第二侧臂的一端与所述底平面砌块底平面13齐平,其另一端高于所述上平面砌块上平面14形成第二凸台122;
所述砌块设有贯穿所述底平面和所述上平面的第一前通孔2;
所述第一凸台的截面与所述第二凸台的截面可拼接构成一个与所述第一前通孔的孔口相匹配的凸台面,拼接后的凸台面可以是长方形、四方形、圆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侧臂111端部上设有从上平面一直到底平面凸起的梯形凸头111a,其凸头可以圆形、三角形、圆孤形、平头形、丅形凸头;
所述第二侧臂121端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侧臂端部凸起的凸头相匹配的从上平面一直到下底面凹陷的梯形凹槽121a,其凹槽可以是大半圆形、三角形、圆孤形、平底形、丅形凹槽,其凹槽与相邻砌块的凸头拼接可快速形成平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凸台的端面距离所述上平面的高度H1≥2cm,或所述第二凸台的端面距离所述上平面的高度H2≥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思忠,未经阮思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28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