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极膜表面粉末态光催化剂在水分解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72307.0 申请日: 2017-04-24
公开(公告)号: CN107012475B 公开(公告)日: 2018-11-30
发明(设计)人: 刘宪;韩艳娇;宋秀丽;杨慧敏;代红艳;梁镇海 申请(专利权)人: 太原师范学院
主分类号: C25B1/10 分类号: C25B1/10;C25B9/10;C25B11/06
代理公司: 太原倍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1 代理人: 戎文华
地址: 030619 山***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光催化剂粉末 双极膜 水分解 光催化剂 制氢 表面粉末 表面负载 产氢效率 光电催化 应用 阳离子交换膜 阴离子交换膜 阴极 半导体粉末 阳极电解液 阴极电解液 氢气纯度 外加电压 阳极 槽电压 分解水 粉末态 连续化 两侧面 阳极室 阴极室 附着 氙灯 催化剂 隔膜 光源 配制
【说明书】:

一种双极膜表面粉末态光催化剂在水分解中的应用,所述应用是以表面负载P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粉末的阳离子交换膜与表面负载N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粉末的阴离子交换膜为双极膜,并构成阴极室和阳极室隔膜,将P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粉末材料作为阴极,将N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粉末材料作为阳极,后分别配制0.5~1.0 M的阴极电解液和阳极电解液,采用氙灯作为光源,外加电压为0.5~2.0 V作用下,连续进行光电催化水分解制氢。本发明将粉末态的催化剂附着于双极膜两侧面,用于光电催化水分解制氢,产氢效率高达90~99.8%,氢气纯度高达90%~99.99%,连续运行10~48小时,槽电压、产氢效率基本保持不变,实现了半导体粉末态光催化剂分解水制氢的高效、连续化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态催化剂在水分解中的应用,具体地说,是一种负载粉末态催化剂的双极膜在水分解制氢中应用的技术方案。

背景技术

半导体光电催化技术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有效技术手段,对解决能源紧缺、减小环境污染压力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各国科学家多年的探索和积累,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总体来说,利用太阳能光电催化效率仍然比较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光生电子-空穴未能有效分离,重新复合,导致光电催化活性下降。国内外学者们采用各种方法分离光生电子-空穴,如: Fan等将TiO2与BiOCl催化剂进行复合,使BiOCl导带的电子转移至TiO2导带上,TiO2价带的空穴转移至BiOCl价带上,从而有效地将电子-空穴分离(CrystEngComm, 2014, 16: 820-825);Zhang等制备了BiOCl核-壳结构光催化剂,此结构能有效分离光生电子-空穴,从而提高了光催化活性(CrystEngComm, 2012, 14: 700-707)。可见,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分离效率仍然是光电催化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光电催化实际应用过程中,半导体粉末态催化剂存在易团聚和反应后难回收的问题。因此,光催化剂的固定化对光催化技术的实用化非常重要。例如,Noorjahan等利用喷溅技术制得了TiO2-HZSM-5复合薄膜,这种薄膜对废水中有毒酚类和有机酸的降解有很高的活性(Appl. Catal., B: Environmental, 2004, 47: 209-213);García等以玻璃微球为载体,采用浸渍提拉法制备了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用于降解模拟污染物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Appl. Catal., B: Environmental, 2011, 103: 294-301),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见,为了能够真正实现光催化技术的实用化,光催化剂的固定化显得极为重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传统的光电催化水分解制氢的方法是将N型半导体光阳极与P型半导体光阴极串联,中间采用透光的气体分离膜将阴、阳极室进行分割。但随着反应的持续进行,阳极室由于析氧反应会逐渐变酸,阴极室由于析氢反应会逐渐变碱,而大部分阳极材料更喜欢中性或者偏碱性环境,大部分阴极材料更喜欢偏酸性环境,因此大大限制了水分解反应的连续进行。

本发明提出将P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粉末和N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粉末分别固定于双极膜两侧的表面,并将其作为阴、阳极室的隔膜,进行光电催化水分解制氢,是基于以下考虑:①在光电作用下,双极膜中间界面层发生水解离生成H+ 和OH-离子,H+离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并在阴极处发生析氢反应被消耗,OH-离子透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并在阳极处发生析氧反应被消耗。因此,理论上能够保持阴极室和阳极室pH的稳定,这有利于半导体光催化剂粉末的稳定工作,使反应能够持续进行。②利用表面固定有半导体光催化剂粉末的双极膜作为阴、阳极室的隔膜,可以将阳极析氧反应与阴极析氢反应有效地分割于两个极室,避免已生成的氢、氧交叉,再次结合生成水分子,不但提高了水分解效率,而且制得纯度较高的氢气。③从热力学角度考虑,双极膜水解离生成的H+比水分子更容易发生还原,而OH-比水分子更容易发生氧化反应,进一步提高了水分解效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师范学院,未经太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2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