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流节能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1086.5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2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于修金;于强;张科;于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源动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68 | 分类号: | F23D14/68;F23L7/00;C01B13/02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离 提纯模块 电离装置 节能燃烧器 燃烧器主体 出气口 进气口 进气管 助燃风 燃烧器技术领域 助燃 燃料进料管 供电单元 空气电离 依次设置 助燃风机 热效率 热损失 碳排放 裂变 燃烧 | ||
一种气流节能燃烧器,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主体(15)以及电离装置,燃烧器主体(15)上设有燃料进料管(16)和助燃风进气管(17),电离装置的出气口与助燃风进气管(17)连接,电离装置的进气口用于与助燃风机的出气口连接;电离装置包括电离模块以及氧提纯模块,电离模块和氧提纯模块由进气口至出气口依次设置,电离模块和氧提纯模块均连接有供电单元,空气由电离模块电离,并经氧提纯模块提高氧浓度后进入到燃烧器主体(15)内。本气流节能燃烧器的电离模块能够使空气电离裂变成为第四态,进而通过氧提纯模块提高空气中的氧含量,用于助燃燃烧,有效增加热效率,提高燃烬率,减少热损失,减少碳排放。
技术领域
一种气流节能燃烧器,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燃烧器的燃烧效率和完全燃烧程度,是提高燃烧器燃烧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关键。现有提高燃烧器燃烧效率的设备中,大多数是对燃料气体电离,将燃料中的有机大分子大部分或全部裂解成小分子,如氢气、自由基等,再由配风管通入的助燃空气混合、燃烧。但是目前的燃烧器均未考虑到,空气中氧的浓度对燃料燃烧的影响,仅仅通过对燃料进行电离、裂解,燃料的燃烧效率的提高有限,而且没有足够的氧的助燃,难以实现燃料完全燃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空气中的氧含量、有效增加热效率、提高燃烬率、减少碳排放的气流节能燃烧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气流节能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主体以及电离装置,燃烧器主体上设有燃料进料管和助燃风进气管,电离装置的出气口与助燃风进气管连接,电离装置的进气口用于与助燃风机的出气口连接;电离装置包括电离模块以及氧提纯模块,电离模块和氧提纯模块由进气口至出气口依次设置,电离模块和氧提纯模块均连接有供电单元,空气由电离模块电离,并经氧提纯模块提高氧浓度后进入到燃烧器主体内。
优选的,所述的电离模块包括进气管以及正极放电电极针,进气管的进气端为所述进气口,正极放电电极针设置在进气管中部,供电单元的正极与正极放电电极针相连,负极连接负极放电单元。
优选的,所述的进气管的管壁上设有涡旋回流孔,涡旋回流孔设置在正极放电电极针下侧,涡旋回流孔有环绕进气管的管壁间隔设置的多个。
优选的,所述的氧提纯模块包括负极极分电极筒,负极极分电极筒的筒壁为网状,并与供电单元的负极相连,电离模块设置在负极极分电极筒的进气端,并将电离后的气体送入负极极分电极筒内、负极极分电极筒的出气端及所述出气口。
优选的,所述的氧提纯模块还包括磁体,磁体上设有供气体通过的通道,经电离模块电离的气体穿过通道进入到燃烧器主体内。
优选的,所述的磁体沿气体流向设置有多块,每相邻的两个磁体间隔设置。
优选的,相邻的所述磁体的磁体相互排斥,磁体上设有调节相邻磁体间距的间距调节机构。
优选的,所述的氧提纯模块还包括正极极分电极网,正极极分电极网与供电单元的正极相连,电离模块电离后的气体穿过正极极分电极网后进入到燃烧器主体内。
优选的,所述的氧提纯模块还包括磁体和正极极分电极网,磁体有多块,每相邻的两磁体之间均设有正极极分电极网,正极极分电极网与供电单元的正极相连。
优选的,氧提纯模块设置在电离装置主体内,电离装置主体上设有废气排放管,将氧提纯模块产生的废气排出,废气排放管上安装有调节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气流节能燃烧器的电离模块能够使空气电离裂变成为第四态,进而通过氧提纯模块提高空气中的氧含量,用于助燃燃烧,能够有效增加热效率,提高燃烬率,减少热损失,减少碳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源动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源动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10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匹地尔的合成工艺
- 下一篇:一种抗菌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