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收纳地下电缆的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8337.4 | 申请日: | 2017-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1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灵利;晏翔;金朝晖;陈敏跃;顾强杰;李仁龙;吴迪;潘建乔;栾伊斌;倪大伟;胡雷剑;朱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平湖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10 | 分类号: | H02G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纳 地下 电缆 线装 | ||
本发明涉及电缆收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收纳地下电缆的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包括设于底部的基座、与基座连接的若干绝缘隔板,绝缘隔板在基座上平行布置,每块绝缘隔板的同一侧面均设有垂直绝缘隔板的绕线横梁,绕线横梁的一端与绝缘隔板连接,绕线横梁的另一端悬空布置,绕线横梁的悬空端与相邻的绝缘隔板间形成间隙,基座上设有若干对平行布置的导槽板,成对的导槽板内形成插槽,绝缘隔板插接在插槽内。本发明的绕线装置可将电缆按股收放,收放过程互不干扰,而且保证电缆有序、清楚放置,而且方便安装、拆卸、运输和储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收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收纳地下电缆的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城市用地紧张以及提升环境整洁度,越来越多的架空线路改走地下电缆,但同时也带来了些问题,一条电缆通道往往敷设有好几根电缆,为了检修维护的需要往往会在电缆通道两端的端井内各预留一定长度的电缆,这一部分电缆经常直接横盘后叠罗汉式堆放在电缆井内,造成各电缆之间相互叠加、交错而杂乱无序,这样导致当需要维护下面的电缆时须将上部的电缆全部拆除搬离后,大大增加了劳动强度,并延长了停电时间;同时一条电缆发生火灾时将波及电缆井内所有电缆,一条电缆发生击穿时也将影响到井内其它电缆的运行,严重威胁到供电可靠性的保障。中国专利CN2016108689346,专利名称电缆自动绕线装置,申请日期2016年9月30日,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收纳线缆的电缆自动绕线装置,该装置包括绕线器与排线器,绕线速度快,绕线效率高,但是该绕线装置无法解决电缆端井内多股电缆相互叠加、交错放置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地下电缆在电缆端井内相互叠加、交错放置带来增加维护劳动强度并威胁供电可靠性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地下电缆的绕线装置,可以将地下电缆按股缠绕布置,各股电缆分别收放、各不干扰,保证电缆端井内电缆有序、清楚放置,方便电缆的维护,提高供电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收纳地下电缆的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包括设于底部的基座、与基座连接的若干绝缘隔板,绝缘隔板在基座上平行布置,每块绝缘隔板的同一侧面均设有垂直绝缘隔板的绕线横梁,绕线横梁的一端与绝缘隔板连接,绕线横梁的另一端悬空布置,绕线横梁的悬空端与相邻的绝缘隔板间形成间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绕线横梁的外侧面为直圆柱面,绕线横梁的外侧面上设有沿绕线横梁的长度方向螺旋状延伸的电缆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绕线横梁靠近其悬空端的部位对称设有两个收缩杆,收缩杆的轴线与绕线横梁的轴线相互垂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绕线横梁的外侧面上还设有与绕线横梁的轴线垂直的固线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绕线横梁内设有与绕线横梁同轴线的圆柱孔,从而使绕线横梁呈圆筒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隔板上还设有紧线结构,所述紧线结构与绕线横梁同侧布置且设于绕线横梁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紧线结构包括与绝缘隔板固定连接的固定块、与绝缘隔板卡接的活动块,固定块与活动块的水平高度相同,且两者相对的一侧各经弹簧连接一紧线薄板,两所述的紧线薄板相对的一侧呈内凹的弧形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隔板上设有滑槽,滑槽的底面上设有固定插孔,活动块上设有与滑槽卡接的滑轨使活动块可在绝缘隔板上滑动,活动块上还设有圆形孔,活动块经穿过圆形孔与固定插孔的插销定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基座上设有若干对平行布置的导槽板,成对的导槽板内形成插槽,绝缘隔板插接在插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导槽板上设有螺栓孔,所述绝缘隔板上设有与螺栓孔同轴的通孔,绝缘隔板与导槽板经穿过螺栓孔和通孔的螺栓与螺母配合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平湖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浙江平湖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83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搭接辅助结构
- 下一篇:采用混合蛙跳算法的电网配电无功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