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绝缘输电线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8197.0 | 申请日: | 2017-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3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郑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东电器集团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0 | 分类号: | H02B1/20;H02G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博文 |
地址: | 2015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绝缘 输电 线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绝缘输电线路,包括若干连接的管道单元,各管道单元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两端的盆式绝缘子、穿过盆式绝缘子的导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与导体之间的绝缘压缩气体,所述导体外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分别穿过两盆式绝缘子且保护套与盆式绝缘子之间形成密封配合,所述保护套内壁设置有在壳体内绝缘压缩气体作用下抵触导体以实现对导体固定的夹紧件。在装配导体的时候,夹紧件不会对导体产生挤压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安装导体的过程中导体出现磨损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气体绝缘输电线路。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输电方式主要由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构成,架空线路存在着线损大、易受环境气候因素影响、消耗大量空间和土地资源等缺陷,而电缆线路虽然可应用于城市地下输电,但其同样存在着线损大、电容电流大的问题,且目前电缆线路的截面积几乎已达技术和经济的极限,载流量受到限制,还必须配以无功补偿装置和冷却系统。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420093317.X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气体绝缘电线路,包括若干连接的管道单元,各管道单元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导体、设置在壳体两端的盆式绝缘子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导体之间的绝缘气体,所述壳体包括金属层和复合材料层,所述金属层构成金属管,所述复合材料层构成复合管。由于导体与壳体之间填充有绝缘气体,能够有效增加输电线路的绝缘性和载流量。
但是,当该线路在长时间使用下,其导体会出现损坏现象,因此就需要对导体进行更换,由于导体是穿过盆式绝缘子的,盆式绝缘子会对导体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因此盆式绝缘子与导体之间的配合往往比较紧密,而在安装导体的时候,导体是需要分别穿过多个盆式绝缘子的,从而造成导体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磨损现象,影响导体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绝缘输电线路,其具有在安装导体的过程中有效减少导体磨损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气体绝缘输电线路,包括若干连接的管道单元,各管道单元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两端的盆式绝缘子、穿过盆式绝缘子的导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与导体之间的绝缘压缩气体,所述导体外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分别穿过两盆式绝缘子且保护套与盆式绝缘子之间形成密封配合,所述保护套内壁设置有在壳体内绝缘压缩气体作用下抵触导体以实现对导体固定的夹紧件。
通过上述设置,在安装线路的过程中,先将盆式绝缘子固定在壳体的两端,然后将保护套穿过盆式绝缘子,此时保护套被盆式绝缘子给有效的固定住,然后将导体伸入到保护套中,由于此时壳体内并未通入绝缘压缩气体,因此夹紧件不会对导体起到一个夹持作用,导体能够很方便的穿入到保护套内,且整个过程中导体不会被磨损;当将导体穿设完成之后,往壳体内充入绝缘压缩气体,随着气体的不断充入,壳体内的压强会越来越大,因此夹紧件会在该压强下朝着导体运动,从而对导体起到很好的夹持固定作用。而当在线路使用一段时间后,导体会出现损坏的现象,而需要对导体进行更换的时候,将壳体内的绝缘压缩气体放掉,此时夹紧件不再对导体进行夹持,从而使得导体的拆卸过程十分方便。
优选的,所述夹紧件包括周向覆盖在保护套内环面上的膨胀气囊和贯穿保护套侧壁且与膨胀气囊内部连通的充气孔。
通过上述设置,在安装导体的时候,由于壳体内并未通入绝缘压缩气体,因此此时气囊处于干瘪的状态,导体能够很方便的穿入到保护套内,其在穿入的过程中不会受到磨损;当将导体穿设完成之后,往壳体内冲入绝缘压缩气体,该压缩气体会进入到气囊内,而随着气体的不断充入,壳体内的压强越来越大,相应的,气囊会不断的膨胀,从而对导体起到很好的夹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导体在保护套内出现晃动现象而影响正常输电。
优选的,所述夹紧件包括贯穿设置在保护套侧壁上的通孔、与通孔密封滑移配合且一端可与导体侧壁相抵的夹持块和套设在夹持块上且使夹持块与导体分离的弹性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东电器集团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东电器集团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81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蓝牙耳机充电盒(V28)
- 下一篇:收纳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