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电场治疗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7904.4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4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曹科;何东;曹培国;朱煜星;龚恋;周建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18 | 分类号: | A61N1/18;A61N1/04;A61N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9 | 代理人: | 李勤辉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电场 治疗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肤的治疗,具体说是生物电场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年龄、饮食和生活等方面的原因,人体皮肤会出现雀斑、老年斑、咖啡牛奶斑或眼袋等等,而皮肤治疗仪可促进皮肤修复并改善皮肤外观。皮肤软组织损伤对机体的影响除了带来损伤部位的疼痛外,损伤部位皮肤缺损常引发感染,更严重者会导致感染扩散至全身。所以及时封闭创面对软组织损伤治疗至关重要。目前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式有负压治疗技术及生物电场治疗技术,两者在治疗软组织损伤过程中都能促组织细胞分裂、增殖、向创面∕伤口中心定向迁移的作用,而且可刺激血管细胞向创面∕伤口迁移,使得损失组织出现新生血管,从而促进创面修复。但现有的生物电场治疗设备价格昂贵,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的生物电场治疗设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生物电场治疗设备,包括柱形壳体,壳体上端设置有可与皮肤接触的治疗头,该治疗头上端面成型有凹槽,凹槽下侧成型有空腔,凹槽槽壁开设有数个与空腔连通的通孔,从通孔抽出凹槽内的空气使凹槽边缘吸附在皮肤上,所述凹槽边缘设置有与生物电场发生器负极连接的负极片,所述凹槽中部设置有与生物电场发生器正极连接的伸缩式正极片。
作为优选,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紫外线光源,该紫外线光源可穿过所述通孔照射在皮肤上,紫外线光源通过外部电源供电。
作为优选,所述生物电场发生器设置在壳体内,该生物电场发生器由所述外部电源供电。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气管,该导气管一端与所述空腔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壳体外的引风机连接,该引风机由所述外部电源供电。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螺纹孔和与该螺纹孔配合的中空螺栓,所述正极片与推拉杆一端固定连接,推拉杆另一端设置有可绕该推拉杆转动的滚珠,该滚珠卡入所述螺栓内腔并与螺杆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负极片嵌入凹槽边缘内。
作为优选,所述负极片采用圆环。
作为优选,所述负极片采用沿凹槽边缘分布的数个导电片。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可将治疗头吸附在皮肤的患处,当正、负极片通电后会在患处形成生物电场,生物电场具有促组织细胞分裂、增殖、向创面/伤口中心定向迁移的作用,而且可刺激血管细胞向创面/ 伤口迁移,使得损失组织出现新生血管,从而促进创面修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详细介绍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生物电场治疗设备,包括柱形壳体1,壳体上端设置有可与皮肤接触的治疗头2,治疗头与壳体可活动连接,方便更换、清洗治疗头,达到节省成本、循环使用的目的。该治疗头上端面成型有凹槽21,凹槽下侧成型有空腔23,凹槽槽壁开设有数个空腔连通的通孔22,治疗头接触皮肤患处后,通过抽出凹槽内的空气使凹槽边缘吸附在皮肤上。凹槽边缘设置有与生物电场发生器4负极连接的负极片41,所述凹槽中部设置有与生物电场发生器正极连接的伸缩式正极片42;当凹槽边缘吸附在皮肤患处后,负极片与皮肤接触,此时伸出正极片,使其从凹槽中部接触皮肤,形成以正极片为中心的生物电场,从而对皮肤患处创面进行生物电场修治疗。
具体来说,壳体下端设置有盖板11,盖板上设置有螺纹孔24和与该螺纹孔配合的中空螺栓25,所述正极片与推拉杆26一端固定连接,推拉杆另一端设置有可绕该推拉杆转动的滚珠27,该滚珠卡入所述螺栓内腔并与螺杆固定连接;当需要伸出正极片时,旋转螺栓,使其伸入螺纹孔,此时滚珠一边转动一边移动,滚珠转动时推拉杆不会转动,方便连接导电线;滚珠移动时则带动推拉杆移动,从而使推拉杆带动正极片伸出;需要正极片缩回时,只需反向旋转螺栓即可。作为优选,所述生物电场发生器设置在壳体内,该生物电场发生器由外部电源5供电,使用时只需将生物电场发生器连接就可使用,不仅使用方便,而且结构紧凑,成本较低。
本发明壳体内设置有导气管12,该导气管一端与所述空腔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壳体外的引风机9连接,该引风机由外部电源供电;在实施过程中,治疗头与皮肤患处接触后,启动引风机,凹槽内的空气通过所述通孔进入导气管排出,将凹槽内的空气抽出,使凹槽具有一定的真空度,从而将治疗头吸附在皮肤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79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龄者复健健身穿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皮肤创面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