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均匀多孔结构泡沫钢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7018.1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9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薛洋;葛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晓 |
主分类号: | B22F3/11 | 分类号: | B22F3/11;C22C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马骁 |
地址: | 江苏省常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匀 多孔 结构 泡沫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多孔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均匀多孔结构泡沫钢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泡沫钢是一种钢基体中均匀分布着大量连通或不连通孔洞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作为功能材料,它具有吸声、隔热、阻燃、电磁屏蔽等多种性能。作为结构材料,通过改变孔隙率和孔结构,可以改变钢材密度、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在相同用钢量的情况下,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构构件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性能,从而提高承载力,达到节约钢材的目的。在强烈地震或冲击荷载作用下,孔隙的塑性压缩能够吸收大量的能量,避免结构发生脆性破坏,所以在轻型钢结构、消能减震结构、抗震结构、抗冲击和防暴结构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在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航空航天业、高层建筑业、冶金化工业、桥梁及交通运输业等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泡沫钢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熔体金属发泡法、金属沉积法、空心球烧结法、渗流法和粉末烧结法。熔体金属发泡法无法使发泡剂均匀分散到熔体中,气泡大小和分布的均匀性难以控制,获得的材料力学性能等较差,尤其对于高熔点的金属很难获得高孔隙率;空心球烧结法存在空心球制备困难、工艺复杂、成本高等不足;烧结溶解法很难完全去除造孔剂,残留的造孔剂对泡沫基体有一定腐蚀作用;渗流法是以高熔点的陶瓷体为先驱体,在压力作用下将金属液体深入,随后去除先驱体的方法,该方法工艺流程长、先驱体难以完全去除的问题。泡沫塑料基体上沉积和涂覆金属后烧结的方法存在塑料的燃烧去除有毒、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因此,亟待开发一种高孔隙率,气泡大小和分布均匀可控制,制备简单,工艺简单,对基体无腐蚀的泡沫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传统的泡沫钢在制备时无法使发泡剂均匀分散到熔体中,气泡大小和分布的均匀性难以控制,并且在很难完全去除造孔剂,残留的造孔剂对泡沫基体有一定腐蚀作用,且难获得高孔隙率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均匀多孔结构泡沫钢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按质量百分比计,分别选取15~17%铬粉、3~5%镍粉、3~5%钼粉、0.2~0.4%锰粉、0.3~0.5%硅粉、0.01~0.02%磷粉、0.01~0.03%碳粉、0.01~0.02%硫磺粉、剩余的为铁粉,混合后得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和无水乙醇混合后置于纳米均质机中均质,得均质混合物,将均质混合物置于烘箱中干燥,得纳米级混合粉末,备用;
(2)称取去离子水和单十二烷基磷酸酯钾,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后加入蛋清,随后快速搅拌进行发泡,得发泡蛋清液;
(3)将步骤(1)备用的纳米级混合粉末和发泡蛋清液混合,混合后依次加入碳酸氢钠粉末、白云石和碳酸钙,搅拌后移入箱式气氛烧结炉,在氮气气氛保护下加热,得钢液;
(4)将钢液倒入模具中,压制成型后冷却至室温,出料得坯料,将坯料放入烧结炉中,在氮气气氛保护下升温,保温烧结后冷却至室温,得烧结坯料;
(5)将烧结坯料加入盐酸中浸泡,浸泡后取出,洗涤后放入烘箱中干燥得干燥坯料,将干燥坯料置于退火炉中,加热保温后快速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均匀多孔结构泡沫钢。
步骤(1)中所述的混合粉末和无水乙醇按质量比1:5混合,均质时间为3~5min。
步骤(2)中所述的去离子水和单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的质量比为15:1。
步骤(2)中所述的蛋清质量为去离子水质量的15~25%,快速搅拌的转速为1000~1500r/min,搅拌发泡时间为5~10min。
步骤(3)中所述的纳米级混合粉末和发泡蛋清液按按质量比1:3混合。
步骤(3)中所述的碳酸氢钠粉末质量为发泡蛋清液质量1~3%,白云石质量为发泡蛋清液质量3~5%,碳酸钙质量为发泡蛋清液质量1~2%。
步骤(3)中所述的加热温度为1400~1500℃,保温时间为40~50min。
步骤(4)中所述的压制成型的压力为50~70MPa,烧结炉升温温度为1300~1400℃,烧结时间为1~2h。
步骤(5)中所述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为5%,浸泡时间为30~50min。
步骤(5)中所述的退火炉的温度为550~600℃,保温时间2~3h,快速冷却时间为4~6min。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晓,未经董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70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