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红外检测关键点的闸机通行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6705.1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6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王学进;周翔翔;李军;张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E01F1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检测 关键 通行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检测关键点的闸机通行识别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对闸机红外传感器进行布置,安装相应的红外检测光幕板;然后将闸机通道从入口方向依次划分为入口区、通行区、安全区、出口区四个区域;接着对闸机的通行模式进行配置,包括常开、常闭、紧急、维护、敞开五种工作模式;当工作模式设置为常闭模式时,闸机为正常工作状态,可设置双向受控、进向受控出向锁定、进向受控出向自由、进向锁定出向自由、双向锁定、进向锁定出向自由、进向自由出向受控、进向自由出向锁定、双向自由9种通行模式;最后选用5个关键点进行状态检测,采用状态追踪法完成闸机通行识别。本发明简便、可靠,能够有效地识别并避免行人的尾随逃票行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道闸机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红外检测关键点的闸机通行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急需一种自动售检票系统来缓解人流压力,闸机便是轨道交通自动售票检票系统中的最为关键设备之一。但目前我国的自动检票技术还不够成熟,国内的高铁、地铁检票系统多采用国外的设备或者部件,如德国的玛格丽特,瑞典固力保,日本的ACE等。近些年来,我国市场对闸机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内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对闸机技术己经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整体的闸机技术水平仍有待提高。
现有的闸机通行系统无法选择特定的红外光幕板数,可选的通行方案也较为单一,难以满足我国市场对闸机设备的需求。同时,现有方案中,只采用区域识别这一种方法,识别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检测光幕串接方便、系统工作稳定、配置原理实用的基于红外检测关键点的闸机通行识别方法;同时,在关键区域内的点位处采用状态追踪法,从而有效识别行人的尾随逃票行为。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红外检测关键点的闸机通行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闸机红外传感器进行布置,安装相应的红外检测光幕板;
步骤2、将闸机通道从入口方向依次划分为入口区、通行区、安全区、出口区四个区域;
步骤3、对闸机的工作模式进行配置,包括常开、常闭、紧急、维护、敞开五种工作模式;
步骤4,选用5个关键点进行状态检测,采用状态追踪法完成闸机通行识别。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对闸机红外传感器进行布置,安装相应的红外检测光幕板,具体如下:
所述闸机采用28对红外对射式传感器,分别安装于通道两侧的闸机箱体上,上部安装12对传感器,下部安装8对,闸机左右两边分别安装4对并成纵向排列;传感器的布局和位置都在闸机通道的分区内,传感器的数目和布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将闸机通道从入口方向依次划分为入口区、通行区、安全区、出口区四个区域,具体如下:
在通行方向确定的情况下,将闸机通道从入口方向依次划分为入口区、通行区、安全区、出口区四个区域;在设置界面中,这四个区域包含的检测点根据闸机门的实际位置配置;
入口区:安全区以前的区域被配置为入口区,与通行区的区别为:在行人没有被授权的情况下,若站在通道的入口处,触发入口区检测点,此时能够等待行人刷卡,等待时长能够配置;若超过设置时间还没有刷卡,则判断为非法通行;若没有设置入口区,则立即判断为非法通行;
通行区:安全区以前的区域被配置为通行区;
安全区:闸机门开关过程中能触及的区域;安全区中有行人时,闸机门不会继续动作;
出口区:安全区以后的区域均为出口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6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