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6528.7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9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董李欣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穿戴 设备 控制 移动 终端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智能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APP布局和/或功能按键布局,并且智能穿戴设备重建上述布局的影像;通过操作所述影像的按键,智能穿戴设备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识别并执行所述命令,从而实现智能穿戴设备对移动终端的实时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不便于直接使用手机的情形下,使用智能手表控制手机从而操作手机内的很多APP或者功能键,极大的增强了智能手表的功能和使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终端设备能够向用户提供多种功能,并且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工具。以手机终端为例,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除了传统的语音通话和短信功能,现阶段的手机还提供了邮件收发、视频播放等与工作、生活相关的其他类功能。具体的,用户通过触摸手机的显示屏在手机操作界面进行操作,从而对手机的工作状态以及工作模式进行控制。
现有技术中,用户需要触摸手机的显示屏才能完成对手机的控制,便捷性较差。当手机不在用户手中时(例如手机在口袋里、或者手机放在桌上),用户无法对手机进行控制。
为解决上述问题,例如申请号为201310429642.9,发明名称为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及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终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对手机进行控制时便捷性较差的问题。该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将智能手表与终端设备进行配对;通过所述智能手表中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用户的当前手势动作;所述智能手表在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当前手势动作相匹配的控制策略,将所述控制策略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数据库存储有不同的手势动作对应的控制策略;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智能手表发送的所述控制策略进行相应操作。该发明适用于智能终端领域,用于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
再例如,申请号为201410435318.2,发明名称为基于腕带和手环类产品采用四种手势实现控制的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基于肌电信号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手势识别,进而通过手势控制电子产品。采用的四种手势分别为握拳、伸掌、屈腕、伸腕。用户通过佩戴具有手势识别功能的此类腕带或手环来检测肌电信号,实现手势的解析,并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对受控电子产品发出控制指令,包括但不限于:打开、关闭、增加、减少、放大、缩小、加速、减速、旋转、静止、指定数字或字符、指定的键盘符号等。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笔记本、Pad类产品、家用电器(如空调,电视,电风扇等)、投影仪、遥控玩具、电子游戏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产品。
然而,上述技术中手表对手机的控制程度有限,例如,只能进行安全模式和正常模式的切换,或者是调低或调高手机的音量,或者是点亮或关闭手机屏幕等等简单控制,无法对目前常见的智能手机内部的应用程序(APP)或者界面进行进一步的操作。而现实中,手机很多情况下并不能随身携带或者不便于掏出使用,在这些情形下,使用智能手表控制手机从而完成手机内的很多APP或者界面操作功能,就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智能穿戴设备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智能手表实现对手机端的远程控制。本发明实现在手表端控制手机端,手表端可以同步手机端的控制键及功能。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智能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指令操作界面布局;
智能穿戴设备重建上述布局的影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65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锯末加工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烘干机
- 下一篇:光纤电缆组件及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