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空间后悬臂式两层升降横移立体停车库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6009.0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3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汤玉鹏;尹必海;常永桥;戴祥成;吴增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08 | 分类号: | E04H6/08;E04H6/18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2 | 代理人: | 王学勇,李兵 |
地址: | 230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悬臂 式两层 升降 立体 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空间后悬臂式两层升降横移立体停车库,属于特种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地家庭都拥有了私家车,这使得很多地区的停车问题越来越急剧,停车难的问题在以后将成为居民以及物业管理的难题了。而机械式立体车库占地少、操作灵活、高效节能,可能成为目前解决停车难问题的主要途径,现有的立体停车设备主要包括升降横移类、平面移动类、巷道堆垛类、垂直升降类这四类,其中以垂直升降系列设备最为省地,能够与建筑物灵活组合,因此,基于现有的停车场改造而成的两层升降横移立体停车库是所有立体停车库中安装成本最低的,因此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按照GB17907-2010《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中对立体停车库高度的要求,地下室二层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需要的净高不应小于3.6米(即为1800㎜×2),目前的二层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一般为3.65米。大多数新建房地产项目的地下室在设计时都已经考虑到了建设立体车库的需求,有些地下室高度达到了3.65米,但是因为有排风管道而导致净高减少,因此低于3.65米的净高是没有办法建设二层升降横移类立体车库的。为此,如何优化车库自身的结构,使其在满足正常停车需求的同时,降低其对现场车库高度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实际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上层停车单元倾斜设置,进而降低整体停车高度的两层升降横移立体停车库,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空间后悬臂式两层升降横移立体停车库,所述立体停车库包括下层停车单元和上层停车单元,所述下层停车单元包括N个下层载车板,所述上层停车单元包括N+1个上层载车板,所述N为大于零的整数,所述下层载车板下方设置有行走轨道,所述下层停车单元和上层停车单元一侧设置有多组机架,所述机架之间约束有可沿机架做垂直移动的悬臂,所述悬臂与上层载车板之间设置有斜拉杆和竖向杆,所述上层载车板在悬臂完全提升后呈倾斜状态、且远离机架的一端向上倾斜θ角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θ的范围为0°<θ≤1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基座支架,所述基座支架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悬臂之间连接有提升链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机架上侧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与悬臂对应的防坠挂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机架顶部设置有顶天机构,所述机架底部向下层停车单元所在侧延伸形成底部支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部支架的数目为两个、对称设置在立体停车库两侧的机架底部,所述行走轨道固定设置于两个底部支架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立体停车库两侧的机架与邻接的底部支架之间设置有斜向加强筋,所述斜向加强筋与受悬臂牵引的上层载车板的升降运动处于避让状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机架上背离上层停车单元的一侧设置有支撑面连接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上层载车板在悬臂完全提升后呈倾斜状态,降低对车库高度的需求,能够在3.4米的高度下满足两层升降横移立体停车库的高度需求,较现有停车高度降低了0.2米,对各种高度不足3.6米而又大于3.4米的地下停车场尤为适用,空间利用率更高,具有有益的技术效果和显著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低空间后悬臂式两层升降横移立体停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基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上层载车板的倾斜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空间后悬臂式两层升降横移立体停车库,立体停车库包括下层停车单元和上层停车单元,下层停车单元包括N个下层载车板20,上层停车单元包括N+1个上层载车板30,其中N为大于零的整数(例如N=1、2、3、4…),之所以采用上层停车单元比下层停车单元多一个载车板的设计,是为了给上层停车单元在停、取车时,上层载车板30需要下降到与下层载车板20相等的高度,此时下层载车板20需要横向移动为上层载车板30预留出停放空间,方便车辆驶入、驶出。本发明附图中以下层停车单元2个下层载车板20、上层停车单元3个上层载车板30进行演示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与附图中N=2的情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6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