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废钒催化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4944.3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6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允至;尹振兴;陈国栋;刘富德;谢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1/02 | 分类号: | C01G31/02;C01D5/00;C04B18/04;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催化剂 方法 | ||
1.一种处理废钒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将废钒催化剂磨成颗粒,加入水混合均匀,于30~100℃温度下水浸0.5~4h,将水浸产物分离,得到水浸液和水浸渣;
S2.将酸性溶液和水浸渣混合,在二氧化硫的气氛下,反应0.5~4h,将产物分离,得到酸浸液和浸出渣Ⅰ;
S3.将步骤S1中的水浸液和步骤S2中的酸浸液混合,滴加KOH溶液,调节pH至6~8,在40~80℃下反应30~120min,将产物分离,得到硫酸钾溶液和滤饼Ⅰ;
S4.将滤饼Ⅰ溶于碱溶液中,调节pH至13~14,再加入氧化剂,煮沸,使溶液由兰色转变为黄色,将产物分离,得到浸出渣Ⅱ和滤液Ⅰ;
S5.将酸性溶液滴加到滤液Ⅰ中,调节pH为4.7~10,得到浸出渣Ⅲ和滤液Ⅱ;
S6.将铵盐溶液或氨水滴加到滤液Ⅱ中,调节pH到8,室温下反应30~90min,将产物分离,得到偏钒酸铵沉淀;
S7.将偏钒酸铵沉淀在空气或氧气中加热到300~500℃,保温1~2h,再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纯度大于97.5%的V2O5固体;
S8.将浸出渣Ⅰ、浸出渣Ⅱ、浸出渣Ⅲ磨碎后混匀,加入到水泥、中砂、骨料和加强纤维的混合物中混和,再加入外加剂和水混合,搅拌2~4分钟,制得混凝土;
S9.将步骤S3得到的硫酸钾溶液进行浓缩并降温结晶,得到硫酸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废钒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颗粒的粒径为1~125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废钒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废钒催化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1.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废钒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酸性溶液和水浸渣的质量比为(1.5~5):1,所述二氧化硫的浓度为5~9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废钒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和S5中所述酸性溶液为硫酸、硝酸、柠檬酸或盐酸中的一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废钒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中的一种以上,所述氧化剂为高锰酸盐、氯酸钠或过氧化氢中的一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废钒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述铵盐溶液为氯化铵、硫酸铵、硫酸氢铵、硝酸铵、碳酸铵或碳酸氢铵中的一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废钒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中所述混凝土的组分如下:浸出渣100~300份,水泥200~300份;中砂300~600份,骨料600~1000份,加强纤维10~20份,外加剂5~10份,水170~210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废钒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包括聚羧酸系减水剂35份、硅烷偶联剂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碳化硅2份、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8份、明胶粉5份、膨润土12份、纳米碳粉10份、葡萄糖酸钠4份和醋酸酯苯酚4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废钒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砂的细度模数为2.3~3,所述骨料为煤渣、矿渣、高炉渣或石子,所述骨料的粒径为10~20mm;所述骨料的细度模数为1.6~1.8;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所述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指标为32.5或42.5;所述加强纤维为钢纤维、玻璃纤维或碳纤维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加强纤维的长度为9~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49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