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冲压加热炉和热冲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1311.7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3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拉杰·颂姆谢迪;康斯坦丁·基里亚克;S·小乔治·勒基;尼亚·R·哈里森;彼特·A·弗里德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秀君;鲁恭诚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加热炉 方法 | ||
公开了一种热冲压加热炉和热冲压的方法。一种热冲压加热炉包括:壳体,限定被分隔为隔室的加热室,所述隔室被配置为具有不同温度。所述加热室包括由门至少部分地覆盖的开口,所述门可移动地安装在壳体上。所述门被构造为在其处于关闭的位置时仅延伸覆盖所述开口的一部分。可拆卸的面板从所述门的边缘延伸,使得所述面板延伸覆盖所述开口的门未延伸覆盖的那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适用于机动车辆的热冲压部件的装置和方法。更具体地,一种加热炉(furnace)包括多个加热区域,该多个加热区域用于将坯件的不同部分加热至不同温度以产生在选择区域中具有软化区域的热冲压部件,从而便于所述部件与车辆的其他部件的下游组装。
背景技术
压力硬化合金钢(press-hardened steel alloy)用于车身结构中所包含的可利用铆钉或焊接装配在一起的金属板件。压力硬化钢的一个示例是以名称22MnB5进行销售的硼钢。压力硬化钢可水冷或油冷至从450HV到520HV的期望的硬度水平。压力硬化钢可退火以将硬度减小至140HV。
压力硬化钢部件可通过焊接装配到其他钢部件。但是,新的汽车装配可包括由不同材料(诸如铝)制成的部件和复合材料部件的组合。通过压力硬化形成的超高强度钢(UHSS)梁与复合材料部件或铝部件在焊接操作中不能有效地接合到一起。用于接合这样的部件组件的优选的方法是铆接或以其他方式将部件紧固在一起。由于铆钉难以穿透UHSS梁,因此这种高强度部件的硬度在大批量制造操作中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热冲压加热炉包括:壳体,限定被分隔为隔室的加热室,所述隔室被配置为具有不同温度。所述加热室包括由门至少部分地覆盖的开口,所述门可移动地安装在壳体上。所述门被构造为在其处于关闭的位置时仅延伸覆盖所述开口的一部分。可拆卸的面板从所述门的边缘延伸使得所述面板延伸覆盖所述开口的所述门未延伸覆盖的那一部分。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热冲压加热炉包括壳体,壳体限定具有开口的加热室。隔壁将所述加热室划分为各自均延伸到所述开口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区域被配置为具有高于第一区域的温度。门,被安装到所述壳体并包括面板,所述面板被布置为覆盖第二区域前面的开口但不覆盖第一区域前面的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门限定边缘并且所述面板从所述边缘延伸至第一距离,所述门还包括另一面板,另一面板从所述边缘延伸至小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壁限定空心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门限定承套,所述面板限定可滑动地接纳在所述承套中以将所述面板附连到所述门的板头。
根据又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在加热炉中对部件进行热处理的方法。所述加热炉至少具有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被配置为具有不同的温度;以及门,包括面板。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部件通过所述加热炉的开口插入,使得所述部件的第一部分位于第一隔室中而所述部件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二隔室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隔室加热至这样的温度,所述温度被计算为在预定的时间内将所述部件的第一部分加热至高于AC3温度;以及将所述第二隔室加热至这样的温度,所述温度被计算为在预定的时间内不将所述部件的第二部分加热至高于AC1温度。所述方法还包括:关闭所述开口的上方的门,使得所述门仅部分地覆盖所述开口并且使得所述面板完全地覆盖第一隔室前面的开口而不覆盖第二隔室前面的开口。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冲压加热炉,包括:壳体,限定包括前部、后部、顶板以及具有定位特征阵列的底板的加热室,所述定位特征在所述前部与所述后部之间延伸并且在所述底板的整个宽度方向上分布;以及隔壁,设置在所述加热室中,使得所述隔壁的下端与所述定位特征中的一个接合并且上端邻近所述顶板以将所述加热室划分为被配置为具有不同温度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壁中的至少一个限定被构造为在部件被放置在所述加热室中时支撑所述部件的部件接纳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13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热挤压组合模具
- 下一篇:模具缓冲装置的垫片调整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