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基数树的域名多线路智能解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7404.2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4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先炼;邓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西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胡川 |
地址: | 614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基数 域名 线路 智能 解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基数树的域名多线路智能解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借用DNS协议族中的CLASS字段,同时使用基树数保存线路所对应的IP集,实现了全新的BIND9智能解析方案,新方案每个域名只需配置一份区文件并兼容旧配置,线路IP地址可动态增减,很好的解决了bind9承载大数据时使用智能解析带来的缺陷,从而能够在不增加视图和不增加区文件的情况下支持智能解析,并且兼容旧数据,可以降低硬件要求和运维技术要求,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域名解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基数树的域名多线路智能解析方法。
背景技术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今天,dns系统采用智能解析能够方便根据访问者所处的网络返回不同的解析地址,对于负载均衡、CDN加速器、镜象网站、双线路的机房等方面得到更好的服务。
bind9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dns系统,在智能解析方面,该系统采用的是创建多个视图,每个视图为不同的网络环境提供单独的解析请求,当整个dns系统承载海量域名解析量的时候,每一个线路必须定义一个VIEW,每一个VIEW又需要定义一个新的区文件,不管是域名的增减,还是VIEW所对应的IP地址的变动,均需重新载入配置或重启服务才能生效,这对于提供数百万域名解析的生产系统来说,是完全不可接受的,这给系统的性能与运维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基数树的域名多线路智能解析方法,能够在不增加视图和不增加区文件的情况下支持智能解析,并且兼容旧数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种基于基数树的域名多线路智能解析方法,包括:S1:创建线路查询链表,并读取线路配置文件和线路IP集文件,其中,所述线路配置文件包括多条线路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线路ID、线路名和线路IP集文件路径,所述线路IP集文件包括多个IP集;S2:为所述线路配置文件的每条线路创建基数树,加载每条线路的线路IP集文件路径所指向的线路IP集文件,将线路IP集文件中的所有IP集添加到线路的基数树中,并将每条线路包含的配置信息和基数树的线路节点依次添加到线路查询链表中;S3:加载区文件,并在加载时,识别所述区文件中每条资源记录所采用的协议族中的CLASS字段,在CLASS字段内容属于所述线路配置文件中的线路名时,将资源记录的线路类型标识为所述线路名对应的线路ID,在CLASS字段内容不属于所述线路配置文件中的线路名时,将资源记录的线路类型标识为默认线路;S4:将所述区文件的每条资源记录添加到所述区文件对应的区域节点中,根据资源记录的主机名在区域节点的数据库中查找所述与所述主机名对应的数据节点,并将所述资源记录插入到所述数据节点的资源记录集链中;S5:接收客户端发起的携带域名信息的域名解析请求,从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获取源IP地址和域名信息;S6:依次查询所述线路查询链表的每一个线路节点的基数树中是否包含所述源IP地址,并在包含所述源IP地址时,确定所述源IP地址所对应的目标线路ID;S7:在区域节点的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域名信息相匹配的数据节点,在所述数据节点的资源记录集链中查找与所述目标线路ID相对应的资源记录,并使用所述资源记录进行解析以及向客户端返回解析结果。
其中,所述步骤S7具体包括:S701:判断在区域节点的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域名信息相匹配的数据节点;S702:如果存在与所述域名信息相匹配的数据节点,则判断在所述数据节点的资源记录集链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线路ID相对应的资源记录:S703:如果存在与所述目标线路ID相对应的资源记录,判断与所述目标线路ID相对应的资源记录是否能够回答所述域名解析请求;S704:如果与所述目标线路ID相对应的资源记录能够回答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则使用与所述目标线路ID相对应的资源记录进行解析以及向客户端返回解析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西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西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74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