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雾霾的空气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6859.2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1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明钰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3/16;F24F13/28;B01D46/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陈永宁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治雾霾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治雾霾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与扩张,以及城市汽车数量的剧增,给大气层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指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霾,也称作为灰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以及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霾,雾霾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有较大的破坏,也对交通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人们针对雾霾的防治方法主要还是使用口罩,而口罩并不能有效的防治雾霾,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因此,如何提高防治雾霾的效率,迫不及待。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雾霾的空气净化器,解决了现有雾霾防治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雾霾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器体,所述器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器体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部套接有吸气筒,所述吸气筒的底部开设有吸气口,所述吸气筒内固定安装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顶部设置有发热管,所述发热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吸气筒的内壁上,所述吸气筒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器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卡接有卡板,所述卡块上固定连接有过滤器。
所述过滤器包括滤板,所述滤板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筒,所述滤筒上开设有滤孔,所述滤筒的外壁上套接有滤罩,所述滤罩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滤板的底部,所述过滤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管,所述连管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净化器的底部,所述净化器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卡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器体的内壁上。
所述净化器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活性炭层、消毒层和净化层,所述净化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顶部固定连接在空气滤清器,所述空气滤清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器体的内壁上,所述空气滤清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两侧均固定连接在器体的内壁上,所述器体的顶部开设有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与底座的连接处套接有固定套。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板。
优选的,所述空气滤清器上开设有净化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之间通过加固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板通过其上的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在净化器上。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雾霾的空气净化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环、吸气口、吸风机、发热管、和进气口,带有雾霾的气体通过吸气口进入吸气筒内,通过吸风机将空气抽入器体内,并且通过设置发热管,利用热气流上升的原理,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空气吸入量,提高了吸入效率。
(2)、本发明通过设置滤板、排气孔、滤筒、滤孔和滤罩,空气进入器体后,首先通过滤孔对空气进行吸入,然后通过滤筒内的滤芯对空气进行粗过滤,将空气中的大颗粒沉淀物进行吸附和降解,然后通过滤板上的排气孔排出,从而使空气得到初步过滤。
(3)、本发明通过设置连管、夹板、净化器、活性炭层、消毒层和净化层,经过初步过滤后的空气通过连管进入过滤器内,通过过滤器内的净化层、消毒层和活性炭层对空气进行净化、消毒和除异味作用,并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如硫化物和硝化物进行吸收,从而提高了空气的质量。
(4)、本发明通过设置导管、空气滤清器、支板、抽风机和排气管,经过过滤和净化后的空气通过导管进入空气滤清器内,通过空气滤清器的终极净化后,彻底清除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最终将空气通过抽风机从排气管排出,从而达到彻底清除空气中雾霾的作用,提高了雾霾的防治效率。
(5)、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套、加固板和紧固螺栓,通过固定套和加固板的配合,提高了支撑柱的稳固性,通过设置紧固螺栓,可以防止净化器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吸气筒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明钰,未经孙明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68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