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离散群搜索和QoS感知的第三方IT服务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6734.X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1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何高奇;翟洁;游录金;卢兴见;江东旭;马振伟;尹雪蓉;欧英俊;汪羽婷;夏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N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离散 搜索 qos 感知 第三 it 服务 选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离散群搜索和QoS感知的第三方IT服务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初始种群作为当前种群,初始种群的每个个体对应一个第三方IT服务组合实例;建立cost函数,对当前种群中的每个实例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当前种群中的个体划分为捕食者、追随者和巡视者;建立min‑cost函数,捕食者、追随者和巡视者分别基于min‑cost函数执行迭代操作,生成新种群;以cost函数对新种群中的每个实例进行评估,获得cost函数值最小的实例,判断迭代是否结束,若是,则获得最优解,若否则重复执行迭代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有效提高第三方IT服务组合的寻优效率、可快速获得最优一站式第三方IT服务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选择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离散群搜索和QoS感知的第三方IT服务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自工信部出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4-2019年)》以来,各个重点行业对信息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已成为各项信息化应用的支撑核心。由于IT基础设施的复杂性、品牌多样性导致用户对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服务需求快速增长。相较于原厂商,第三方IT服务商具有多品牌服务能力,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客户对第三方IT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随之出现了众多具有不同服务质量(QoS)的第三方IT服务商。在第三方IT服务的研究中,服务选择的任务是:在客户提出的QoS限定条件下,从侯选的第三方IT服务商中选择合适的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符合其QoS限定条件的高效优质的一站式第三方IT服务。这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QoS属性用于描述第三方IT服务非功能性的特性,例如服务的成本、响应时间、可用性等,对于客户合理评估服务的质量至关重要。基于QoS属性的质量评判分别有成本标准和收益标准两类原则。成本标准相关的QoS属性的值与对应的服务质量成反比,即服务质量随属性值降低而升高。收益标准相关的QoS属性的值与对应的服务质量成正比,即服务质量随属性值升高而升高。在评估第三方IT服务商的服务质量时,两类标准的QoS属性需要统一考虑。在满足客户提出的QoS限定条件下,综合考虑两类标准的QoS属性,如何提高精确寻觅到最优一站式第三方IT服务的效率,成为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目前基于QoS的服务选择方法主要有基于QoS语义的方法和基于QoS属性值进行计算的方法。客户为了获取优质服务,往往会为第三方IT服务的QoS属性设置期许的限制条件。由于基于QoS属性值的计算方法较易满足客户对一站式第三方IT服务的全局限制条件,因此应用此类方法进行服务选择的技术方案较多。综观以往的研究成果,基于QoS属性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穷尽计算方法和遗传算法等。基于穷尽计算方法的寻优方案的计算量较大,可扩展性差。相较于穷尽法,基于遗传算法的寻优方案在计算量的减少方面有优势,例如2014年李倩、窦润亮等提出一种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面向QoS属性的服务选择方法,2016年MB Karimi等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遗传算法的QoS感知的全局服务寻优方法。但基于遗传算法的寻优方案收敛的效率均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离散群搜索和QoS感知的第三方IT服务选择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离散群搜索和QoS感知的第三方IT服务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生成初始种群作为当前种群,所述初始种群的每个个体对应一个第三方IT服务组合实例;
2)建立cost函数,以所述cost函数对当前种群中的每个实例进行评估;
3)根据评估结果将所述当前种群中的个体划分为捕食者、追随者和巡视者;
4)建立min-cost函数,所述捕食者、追随者和巡视者分别基于所述min-cost函数执行迭代操作,生成新种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67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
- 下一篇:血液CRP质控物及其质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