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底吸污专用作业船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5746.0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捷思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E02F3/90;E02F3/9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471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238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底 专用 作业 | ||
1.一种水底吸污专用作业船,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业船本体和污泥吸收装置,所述污泥吸收装置包括深度位置调节装置和吸收装置本体,所述吸收装置本体包括污泥吸入口(14),并通过所述污泥吸入口(14)吸收污泥;所述吸收装置本体通过所述深度位置调节装置与所述作业船本体连接,所述深度位置调节装置能带动所述吸收装置本体上升,并允许所述吸收装置本体在重量作用下将污泥吸入口(14)至少延伸至水底淤泥表层上方的半沉降淤积物层的位置以吸收处于所述半沉降淤积物层的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底吸污专用作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船本体包括污泥储存舱,所述污泥吸收装置的污泥排出口与所述污泥储存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底吸污专用作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储存舱内的一端设有沥水隔断(6),所述沥水隔断(6)将所述污泥储存舱分隔为储存主舱(2)和储存副舱(21),所述沥水隔断(6)与所述污泥储存舱可拆卸连接,所述污泥通过所述污泥吸收装置进入所述储存主舱(2),所述储存主舱(2)内的污泥通过所述沥水隔断(6)将污泥中的水分沥入储存副舱(21),进而从所述储存副舱(21)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底吸污专用作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副舱(21)内设有排出槽(22),所述排出槽(22)的底面所在平面低于所述储存主舱(2)底面所在的平面。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底吸污专用作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槽(22)内设有排出泵(23),所述排出泵(23)上连接排出管(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底吸污专用作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储存舱内设有污泥推动装置,所述污泥推动装置将污泥从所述储存主舱(2)推入所述排出槽(22),进而通过所述排出泵(23)及排出管(24)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底吸污专用作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船本体还设有操作室(7)和动力舱(8)。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底吸污专用作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污装置(4)包括抽污泵和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设置在所述抽污泵的污泥入口端处,用于切碎污泥中能缠绕或堵塞抽污泵的杂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底吸污专用作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装置本体包括抽污装置(4)和抽污管路,所述抽污管路包括抽污管及抽污装置舱,所述污泥入口(14)设置在所述抽污装置舱上,所述抽污管包括抽污进管(41)和抽污出管(42),所述抽污进管(41)的污泥入口端与所述抽污装置舱的污泥出口连通,所述抽污进管(41)的污泥出口端与抽污装置(4)的污泥入口端连通,所述抽污装置(4)的污泥出口与所述抽污出管(42)的污泥入口端连通,所述抽污出管(42)的污泥出口端与所述作业船本体的污泥储存舱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底吸污专用作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位置调节装置包括第一缆绳(34)和第二缆绳(5),所述抽污装置舱通过所述第一缆绳(34)和第二缆绳(5)与所述作业船本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捷思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捷思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57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