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获取方法、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数据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3068.4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2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朱义君;徐丽娟;郭晓芳;孟苏;汪涛;田忠骏;任嘉伟;张东方;张剑;于宏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信大融合创新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116 | 分类号: | H04B10/116;H04B10/54;G06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获取 方法 发送 装置 数据传输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通过现有的信息标签进行数据读取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方法包括:接收光源发出的光信号,其中,所述光信号中携带有标识信息;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解析,确定所述光信号中携带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数据,并获取所述数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见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获取方法、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也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每天都有海量新鲜的事物产生,当面对各种新鲜事物时,人们往往希望能够快速便捷的获得这些事物的相关信息,以便快速了解这些事物。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方便人们快速便捷的读取信息,也就产生了各种类型的信息标签。
目前,比较常见的信息标签主要以利用条码技术的二维码标签和条形码标签,以及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的射频标签为主。
其中,条形码技术作为一种关键的信息标识和信息采集技术,在信息标签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发展,20世纪90年初人们发明了二维条码,利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用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来存储数字、文字、图片以及声音的有关信息。但是,由于二维码易于复制,存在信息篡改和伪造的风险,因而导致二维码的安全性较差。
而基于RFID技术的射频标签,虽然具有信息容量大、识别方式快捷方便等优点,但是,射频标签同样存在诸如成本高、保密性较差、易受电磁干扰等问题。
因而,目前亟需一种安全性更高的信息标签作为存储数据信息的载体,以保证用户可以安全便捷的从中获取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获取方法,用以解决通过现有的信息标签进行数据读取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信息标签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用以解决通过现有的信息标签进行数据读取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获取方法,包括:
接收光源发出的光信号,其中,所述光信号中携带有标识信息;
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解析,确定所述光信号中携带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数据,并获取所述数据。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确定待发送数据所对应的标识信息;
对所述标识信息进行编码调制,得到对应的编码调制信号;
将所述编码调制信号附加到光源的驱动电流上,通过所述光源发射与所述编码调制信号对应的光信号。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光源、终端和服务器;
其中,所述可见光光源,用于确定待发送数据所对应的标识信息,对所述标识信息进行编码调制,得到对应的编码调制信号,将所述编码调制信号附加到光源的驱动电流上,发射与所述编码调制信号对应的光信号;
所述终端,用于接收光源发出的光信号,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解析,确定所述光信号中携带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数据,并获取所述数据;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标识信息,根据接收到的标识信息,查找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数据,向终端返回所述查找到的数据。
一种数据获取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信大融合创新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东莞信大融合创新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30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