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源总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2454.1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4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胡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源 总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源总线系统,用于城镇或小区区域能源冷热源选择领域。
背景技术
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很大一部分是热或冷的需求。暖通空调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60%,占社会总能耗的15%。能源在时间、空间、种类上的不对称性,使得人类在满足需求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能源。
随着能源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和能源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区域能源互补方案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实现能源的就近使用,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是从业者追求的目标。现有的区域能源设计方案,很难实现统筹全社会能量资源的目的。而该发明一种能源总线系统的提出,解决了能源互补使用的难题。该系统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时降低用能单元的用能费用,结构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城市能源建设、城区能源建设、小区能源建设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的区域能源规范方案难以统筹社会能量资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运行费用、结构简单的能源总线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总线系统,其包括能源总线供水干管、能源总线回水干管、循环水泵、稳压水泵、止回阀、闸阀、补水箱、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水冷热泵机组、用能单元、冷却塔、自动放气阀、泄水池、集水器、分水器、自然冷热源、水汽换热器、锅炉、触摸投影屏幕、数据线、数据监测平台、压力温度流量信号线、蓄水池。所述能源总线供水干管中的水来源于自然冷热源,采取措施保证能源总线供水干管中的水应常年稳定在15℃-25℃之间。每个用能单元处安装冷水热泵机组,配合蓄水池,降低用能单元的运行费用。为保证安全运行,能源总线供水干管上分别设置稳压水泵、止回阀、闸阀、补水箱、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自动放气阀、泄水池、数据监测平台、触摸投影屏幕等。本发明实用性很强,解决了区域能源冷热源的问题,同时便于政府、能源公司、用能单元充分统筹社会能源,实现能源在地域、时间、经济上的多重互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能源总线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1、能源总线供水干管;2、能源总线回水干管;3、循环水泵;4、稳压水泵;5、止回阀;6、闸阀;7、补水箱;8、压力表;9、温度计;10、流量计;11、水冷热泵机组;12、用能单元;13、冷却塔;14、自动放气阀;15、泄水池;16、集水器;17、分水器;18、自然冷热源;19、水汽换热器;20、锅炉;21、触摸投影屏幕;22、数据线;23、数据监测平台;24、压力温度流量信号线;25、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能源总线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能源总线系统,包括:能源总线供水干管1、能源总线回水干管2、循环水泵3、稳压水泵4、止回阀5、闸阀6、补水箱7、压力表8、温度计9、流量计10、水冷热泵机组11、用能单元12、冷却塔13、自动放气阀14、泄水池15、集水器16、分水器17、自然冷热源18、水汽换热器19、锅炉20、触摸投影屏幕21、数据线22、数据监测平台23、压力温度流量信号线24、蓄水池25。
能源总线供水干管1中的水来源于自然冷热源18,自然冷热源18可以是利用地埋管和土壤换热之后的自然冷热源,也可以是井水、湖水、河水、海水、污水,还可以是单井回灌或者是余热资源。能源总线供水干管1中的水应常年稳定在15℃-25℃之间,以保证水冷热泵机组11夏季使用能源总线供水干管1中的水对冷凝器进行冷却,冬季吸收能源总线供水干管1中水的热量进行供暖。
所述能源总线供水干管1上串联多个循环水泵,如循环水泵3.1、循环水泵3.3、循环水泵3.4、循环水泵3.6等;其循环水泵的流量根据建筑冷热负荷进行计算,总扬程根据能源总线管网的延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进行计算,单个循环水泵的扬程等于总扬程除以能源总线供水干管1上串联的循环水泵的个数。
所述能源总线供水干管1,利用稳压水泵4实现稳压和补水的功能;当能源总线供水干管1上串联的循环水泵3.1、循环水泵3.3、循环水泵3.4、循环水泵3.6等处于关闭状态时,稳压水泵4开启后能保证整个管网内是满液状态,不出现汽化、倒流、倒空等现象。稳压水泵4入口端连接止回阀5.1、闸阀6.1,闸阀6.1后连接补水箱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24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