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通信信号发射装置和光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2325.2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9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朱义君;王小景;汪涛;田忠骏;任嘉伟;张东方;张二峰;张剑;于宏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信大融合创新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116 | 分类号: | H04B10/116;H04B1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通信 信号 发射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通信信号发射装置和光通信 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资源的共享,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通常会组建局域网,并将资 源通过局域网在机构内进行传播。局域网可以借助光通信设备来接收广域网中 的通信信息,广域网中携带通信信息的电信号,通过光通信设备的信号发射端 后转化为光信号,并由光通信设备的信号接收端接收和解析。
光通信设备的信号发射端通常采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 管)来发射光信号,同时信号接收端一般采用PD(Photo Diode,光电二极管) 来接收光信号,由于PD也属于二极管,也具有发射光子的能力,而LED也具 备光检测能力。因此,PD能够将局域网内的信息通过光信号进行发射,当该 光信号在被LED检测到之后,可能会将局域网内的信息泄漏至广域网,造成 局域网的信息泄露。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通信信号发射装置,包括:高通滤波器、与所 述高通滤波器连接的发射电路以及与所述发射电路连接的发光二极管LED阵 列,其中:
所述高通滤波器,用于过滤掉频率低于截止频率的电信号;
所述发射电路,用于根据电信号向发光二极管LED阵列提供发射电流;
发光二极管LED阵列,用于根据发射电流发射光信号。
优选的,所述高通滤波器具体为:无源高通滤波电路。
优选的,无源高通滤波电路中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 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五电感、 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以及第七电 阻,其中:
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发射电路,并且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感的 第一端;
第一电感的第二端用于连接电信号发射源;
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发射电路,并且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感的 第二端;
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并且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 二电感的第一端;
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
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并且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 三电感的第一端;
第三电感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
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发射电路,并且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感的 第一端;
第四电感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一端;
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发射电路,并且第五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感的 第一端;
第五电感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一端;
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并且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发射电路,并且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优选的,所述发射电路中依次包括第一放大器、基带整形滤波器、第二放 大器以及T型偏置器,其中,所述第一放大器与所述高通滤波器连接,所述T 型偏置器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阵列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光信号进行聚焦的透镜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通信系统,包括:信号发射装置以及信号接 收装置,其中:
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包括:高通滤波器、与所述高通滤波器连接的发射电路 以及与所述发射电路连接的发光二极管LED阵列,其中:所述高通滤波器, 用于过滤掉频率低于截止频率的电信号;所述发射电路,用于根据电信号向发 光二极管LED阵列提供发射电流;发光二极管LED阵列,用于根据发射电流 发射光信号;
所述信号接收端装置包括:光电二极管PD阵列以及与所述光电二极管PD 阵列连接的解析电路,其中:所述光电二极管PD阵列,用于根据所接收的光 信号生成电信号;所述解析电路,用于对电信号进行解析。
优选的,所述解析电路中包括跨阻放大器、后均衡器、低通放大器以及多 个电阻。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信大融合创新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东莞信大融合创新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23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安全插座开关电路
- 下一篇:视频解码设备和视频解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