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杀鲑气单胞菌噬菌体、包含其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0029.9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9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马迎飞;陈玲;袁盛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A61K35/76;A61P31/04;C12R1/9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曹卫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鲑气单胞菌 噬菌体 包含 杀菌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杀鲑气单胞菌噬菌体及包含该噬菌体的杀菌组合物和应用。该噬菌体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抑制大西洋杀鲑气单胞菌的生长,并抑制该病原菌噬菌体抗性的产生。此外,该噬菌体的杀菌组合物安全、有效,且特异性强,生产成本低,在致病菌的控制过程中弥补了单一噬菌体疗法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杀鲑气单胞菌噬菌体、包含其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大西洋杀鲑气单胞菌(
临床上由于对发病鱼的病因没有明确的认识,导致抗生素的滥用,既造成养殖户经济损失,也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针对水产养殖中鲑鳟鱼类出现的疖疮病及溃肠病,采用的主要预防和控制方式即大量投入使用抗生素。虽然使用抗生素被认为是当前治疗细菌感染最有效的方式,但庞大的抗生素生产和消耗模式同时也极大助长了耐药菌的形成,并使得致病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目前报道,在罹患病的动物体内已发现一株广谱耐药性杀鲑气单胞菌,其耐药性范围多达9种以上。
噬菌体是一类能感染细菌的病毒,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噬菌体具有极高的宿主特异性,通过感染特定靶向宿主实现自我生长和繁殖,并最终导致宿主菌的裂解死亡,而对其他菌群和人体无影响。噬菌体疗法是指利用噬菌体专一裂解性杀死病原菌以治疗病原菌感染导致的疾病的治疗手段。利用噬菌体控制致病菌的理论,早在噬菌体被发现后不久即被提出,并成功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案例中。然而,由于抗生素的发现,削弱了噬菌体在这方面的应用,但在东欧国家噬菌体作为抗菌剂的应用一直持续至今。
近十年来,由于抗生素滥用导致大量耐药菌甚至超级细菌的出现,针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噬菌体疗法又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并逐渐受到高度重视。当前,在大部分东欧国家及美国,噬菌体已广泛应用于环境、工业和农业等领域,尤其是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对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此外,当前各国科学家致力于通过构建模型研究噬菌体侵染宿主菌的机理特性,并试图将噬菌体产品应用于临床上预防控制流行病学的研究中。作为应对抗生素抗性的重要武器之一,噬菌体的临床应用潜力巨大。但就其当前单一噬菌体疗法的应用而言,其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出现一些潜在的缺点,如可裂解宿主谱范围窄,裂解一定量宿主需要的剂量高,宿主短时间内进化出噬菌体的抗性等。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除了专一性裂解气单胞菌属例如杀鲑气单胞菌外,还对肠杆菌科例如沙门氏杆菌、弧菌及大肠杆菌有一定裂解性的噬菌体。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杀鲑气单胞菌噬菌体(
该噬菌体均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珞珈山,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时间为:2017年3月6日。经保藏中心于2017年3月16日检测为存活菌株。
本发明的噬菌体不仅能裂解气单胞菌属例如杀鲑气单胞菌,而且还能裂解肠杆菌科例如沙门氏杆菌、弧菌及大肠杆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00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