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节型永磁联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9369.X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9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运;刘涛;景甜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49/10 | 分类号: | H02K49/10;H02K7/10;F16H2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永磁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联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实现无接触可手动调节转速的永磁联轴器。
背景技术:
永磁联轴器可广泛应用于发电、冶金、石化、采矿、造纸、供水、水务、水泥、灌溉等行业的离心式泵和离心式风机。联轴器内转子和外转子之间没有机械连接,可以自由的独立旋转,当内转子旋转时,内转子与外转子产生相对运动,交变磁场产生涡流,涡流产生感应磁场,该感应磁场与永磁场相互作用,带动外转子沿着与内转子相同的方向旋转。但是交变磁场的产生必须要有电机的输入功率,无法实现在空载条件下实现手动调节,所以需要设计一个机构可以通过调节内转子和外转子之间的气隙来调节感应磁场的大小,实现扭矩调节、转速控制;以至实现可调整的、可控制的、可重复的永磁联轴器。
东南大学于2007年7月30日提出的发明专利200710134483.4公开了一种永磁涡流传动装置,它的输出转轴上安装有气隙调节器,通过调节气隙调节器调节气隙磁场的大小;鞍山钦元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于2010年5月19日提出的发明专利201010175883.1公开了一种调速型永磁驱动系统,它通过输出轴上的丝杠调节器改变两个转子圆盘面之间的空气隙;江苏大学于2010年7月15日提出的发明专利201010228656.0公开了一种远程自动控制可调速式盘式磁力联轴器,它采用了微型电机、减速机构、双头螺纹丝杠和调速控制器调节气隙大小。
目前的永磁联轴器大多数需要在联轴器输出转轴上安装调节器来调节气隙大小,需要手动实现调节转速,结构复杂,调速比较困难。与上述三种方式不同的是,本发明专利设计出的一种可调节型永磁联轴器,不用在联轴器输出转轴上安装调节器来调节气隙大小,磁力联轴器内转子与外转子之间的气隙大小通过组合型结构的内转子这一独特的结构加以调节,这种调节方式结构简单,调速方便,实现了无接触手动调节转速。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型永磁联轴器,这种联轴器无需在联轴器输出转轴上安装调节器来调节气隙大小,磁力联轴器内转子与外转子之间的气隙大小通过组合型结构的内转子这一独特的结构加以调节。
本发明所提供的可调节型永磁联轴器包括调节机构及联轴器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内筒、外筒、角接触球轴承、内筒旁盖及手柄,所述角接触球轴承固联所述内筒,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手柄固连在所述外筒上,所述内筒旁盖固定在所述内筒上,所述内筒旁盖与所述角接触球轴承连接。
所述联轴器机构包括内转子及外转子。
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阶梯轴上,所述角接触球轴承套装在所述阶梯轴上,所述阶梯轴固联在所述内转子上,所述外转子固联负载。
所述内转子为组合型结构,包括内层的三角板架和对称在所述三角板架两侧的磁钢板,所述三角板架和所述磁钢板由销轴导向,所述内转子中设有支叉机构,所述支叉机构固联在所述三角板架上,所述支叉机构穿过所述磁钢板,所述磁钢板的两侧设有压板,压板用于紧固。
本发明中的调节机构可拆卸地装在阶梯轴上,阶梯轴上套有角接触球轴承,阶梯轴固联在联轴器内转子上,联轴器外转子固联负载,其转速随着内转子和外转子之间气隙改变而变化。转子内贴有磁钢,另外内外转子都设有挡板,用于贴紧磁钢。所述内转子为组合型结构,包括内层的三角板架以及对称在两侧的磁钢板,三者由销轴导向,并装有支叉机构,支叉机构固联在三脚架上穿过磁钢板,支叉机构的作用在于:通过与调节架一起,调节内转子的收缩,改变内转子与外转子之间的空气间隙,从而达到调节联轴器转速的目的。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本发明的内转子为组合型结构,包括内层的三角板架和对称在两侧的磁钢板,三者由销轴导向,并装有支叉机构,支叉固联在三脚架上穿过磁钢板,并在磁钢板两侧设置压板用于紧固。
2、添加手动调节部分,且使用内外筒螺纹连接来传动。
3、本发明可在无输入功率下实现联轴器内转子的转动,从而带动外转子转动,实现了负载与功率的传递;结构简单,调速方便,实现了无接触手动调节转速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调节型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调节型联轴器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筒旁盖;2:手柄;3:外筒;4:内筒;5:阶梯轴;6:外转子;7:压板;8:内转子;9:支叉机构;10:三角板架;11:输出端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93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智能养殖系统
- 下一篇: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