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水径流污染截污设施及截污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8233.7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8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常素云;占强;吴涛;许伟;李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F5/14 | 分类号: | E03F5/14;E03F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3 | 代理人: | 王义为 |
地址: | 30006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径流 污染 设施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雨水径流污染截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雨水径流污染截污设施及截污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我国雨水资源丰富,雨水的收集利用变得尤为重要。由于初期雨水的污染比较严重,不能直接排入收纳水体中。目前,大部分的初期雨水截污装置仅能简单拦截初期雨水中的悬浮物,油污等的污染物,处理效率不高,特别是对于粒径较小的污染物,而初期雨水携带了大量空气中以及地表的污染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雨水截污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雨水径流污染截污设施及截污操作方法。提高初期雨水截污装置的处理效率,强化对粒径较小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去除雨水径流中的沉积物,悬浮物,油污以及部分溶解性污染物。本发明经过对初期雨水截污装置的改进,使其对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具有更高的截留和处理效率,提高出水水质,使其能满足排放要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由设施主体、进水管、出水管、导流筒、导流板、沉积物收集区、出水收集口、排渣口组成,设施主体整体呈桶状,设施主体采用水泥制品材质或铸铁材质或改性塑料材质制作,在设施主体上部两侧设置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与设施主体内相贯通,进水管和出水管采用金属材质或改性塑料材质制作,设施主体一侧安设进水管,进水管呈倾斜角插入设施主体,进水管同时与设施主体的圆周体相切插入设施主体内壁固定相连接,雨水进入设施主体内形成涡流状态,加大雨水在设施主体内的离心作用,雨水沿设施主体的内壁和导流筒之间构成涡流状态流动,在设施主体的内壁和导流筒之间产生离心力,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分离雨水中的杂物。
本发明是一种初期雨水收集装置,经过改造的初期雨水截污装置,提高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截留和去除效率,把设施主体的内壁由水泥材料改为多孔吸附性材料,在出水口处安装过滤层,出水经过滤后再外排,采用粉煤灰为基质,水泥作为粘结剂制成多孔内壁,安装在内壁。进水管以切向进水,雨水在设施主体的内部形成涡流,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流沿内壁作螺旋形流动,雨水中携带的小粒径的污染物便会部分被截留在多孔内壁的孔隙中。多孔内壁的孔隙的孔径很小,能处理大粒径的悬浮物,油污等不会被多孔内壁截留,降雨间隙时间很长,截留在孔隙中的污染物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可有效分解去除。
设施主体内的中部设置支撑架,支撑架整体呈井字形,支撑架采用采用金属材质或改性塑料材质制作,支撑架上安设导流筒,导流筒整体呈桶状,导流筒采用金属材质或改性塑料材质制作,导流筒由导流筒内筒和导流筒外筒组成,导流筒外筒整体呈筒状,整体为盲孔,导流筒内筒整体呈筒状,整体为通孔,导流筒内筒套装在导流筒外筒内,导流筒内筒一端部穿过导流筒外筒的上端部,导流筒内筒另一端部穿出导流筒外筒的下端部,导流筒内筒另一端的底端部为漏斗形,雨水在设施主体内导流成涡流状,随着分离后的雨水水位上升,分离后的雨水进入导流筒外筒内,分离后的雨水从出水收集口流入出水管排出,支撑架的下部安设导流板,导流板整体呈漏斗状,雨水经导流板形成涡流,导流板下部导流底板出水口上设置漏孔,由于重力作用雨水中的杂物从导流板的下部漏孔落下,进入沉积物收集区。
本发明设施主体内的支撑架上安设导流筒,雨水在多孔内壁和导流筒之间构成涡流产生离心力,分离雨水中大粒径的沉积物,大粒径的沉积物会在离心分离的作用下进入底部沉积物收集区。
设施主体底部安设排渣口,打开排渣口,沉积物收集区内的杂物从排渣口排出。
本发明在出水管内安装过滤层,雨水经过滤后再外排,提高截留雨水中的污染物,在重力作用下雨水中的杂物从导流板的下部漏口落下进入沉积物收集区,打开设施主体底部的排渣口即可排出杂物。
设施主体的另一侧安设出水管,出水管一端部插入设施主体内与导流外筒相连接,出水管的一端部安设出水收集口,出水收集口收集设施主体内分离后的雨水,分离后的雨水从出水收集口流入出水管排出。
本发明雨水经过分离后,雨水经过导流筒螺旋上升,雨水经过出水管的过滤层,再次过滤后的雨水从出水管的出水口排出,过滤后的残渣收集在集污区内,集污区底部的集污区封盖可以打开,便于定时清理。当降雨停止时,在停止降雨的间隙过程中,在多孔内壁中截留的污染物可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而去除,提高出水水质,大粒径的污染物去除率在80%左右,仍有20%左右的小粒径污染物不能有效去除,小粒径污染物的去除率也较低,在出水口再增加一个过滤层,截留出水中剩余的污染物。过滤层可直接安装在出水管上,采用简易的Y型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82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增压发动机缸盖进气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集成PCV通道的缸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