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7697.6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0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卞丁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卞丁丰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F22B37/26;F22B37/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料系统 生物质 火盘 微电脑控制器 蒸汽发生器 出灰口 出烟口 观火口 引风机 底端 汽水分离装置 可再生资源 侧面设置 低温烟气 顶端设置 机体内部 使用寿命 水蒸汽 蒸汽量 水垢 外胆 资源利用 蒸汽 冷却 燃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它包括机体、出烟口、引风机、进料系统、微电脑控制器、观火口、火盘和出灰口,机体的顶端设置出烟口和引风机,机体的侧面设置进料系统,进料系统与微电脑控制器连接,机体的底端设置出灰口,机体内部的底端设置火盘,火盘的上方设置观火口。本发明利用生物质这种可再生资源作为燃料,节省了资源利用;利用汽水分离装置将冷却后的低温烟气中带有的水蒸汽分离成蒸汽和水,提高所产生的蒸汽量达到250公斤每小时,同时避免了外胆中水垢的产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锅炉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生物质成型燃料是将农林废物作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制成各种成型(如块状、颗粒状等)的,可直接燃烧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如何有效的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成为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生物质蒸汽发生器在水容量额定30升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蒸汽量不足150公斤每小时,并且现有的生物质蒸汽发生器存在短时间结水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它包括机体、出烟口、引风机、进料系统、微电脑控制器、观火口、火盘和出灰口,机体的顶端设置出烟口和引风机,机体的侧面设置进料系统,进料系统与微电脑控制器连接,机体的底端设置出灰口,机体内部的底端设置火盘,火盘的上方设置观火口,它还包括汽水分离装置、外胆、内胆和除灰口,机体的外侧连接汽水分离装置,机体上设置除灰口,机体内部的中间设置外胆和
内胆,内胆位于外胆内,内胆的顶端与引风机连通,内胆的侧面与除灰口连通,内胆的底端与火盘连通,外胆的顶端与汽水分离装置连通,且外胆上设置的冷却管底部与汽水分离装置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烟口用于将处理后的干燥的低温烟气排出。引风机用于将内胆中产生的高温烟气引入外胆中进行冷却。进料系统通过微电脑控制器控制进生物质的速度及量。出灰口用于将生物质燃烧后的灰渣从底端排出。火盘用于燃烧生物质的容器。观火口便于外部工作人员随时查看生物质的燃烧情况。汽水分离装置用于将经外胆的冷却管冷却后的低温烟气与冷却时产生的蒸汽和水分离开,得到干燥清洁的蒸汽排出,得到的水进入外胆的冷却管中进行循环使用。除灰口用于经出灰口排出后还残留在内胆上的灰渣去除。火盘内燃烧的生物质的火焰可以通过外部的鼓风机送入内胆中。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安全阀、压力控制器和压力表,外胆的顶端设置安全阀和压力表,且外胆的顶端通过吊弹连接安全阀,安全阀、压力表分别与压力控制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表用于检测外胆中的压力。压力控制器通过接收到的压力表检测的压力,控制安全阀的开启或关闭,从而保证外胆中的压力在安全范围内。吊弹用于使安全阀更容易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火盘为锥形,火盘的底端与出灰口连通,火盘的顶端与进料系统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形的火盘使生物质燃烧的火焰面积大,
燃烧充分。火盘中生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灰渣从出灰口排出。进料系统将生物质从火盘的顶端送入火盘内进行燃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生物质这种可再生资源作为燃料,节省了资源利用。利用汽水分离装置将冷却后的低温烟气中带有的水蒸汽分离成蒸汽和水,提高所产生的蒸汽量达到250公斤每小时,同时避免了外胆中水垢的产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卞丁丰,未经卞丁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76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