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毛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7472.0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2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丛洪莲;蒋高明;姚馨馨;董智佳;高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B1/00 | 分类号: | D04B1/00;D04B1/14;D04B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田昕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针织 面料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针织面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毛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毛针织面料既有机织毛面料的平整、挺括,又富有针织物的弹性,穿着舒适,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毛针织面料的舒适性、美观性以及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毛针织面料厚重型居多,轻薄型面料由于静电而易贴于皮肤,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对人体有危害。市场上的功能性毛针织面料品种很少,且多为抗静电性能面料,其方法也多是通过在后整理工序中加如抗静电助剂,功能单一且耐久性能较差。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毛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毛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面圆机,通过成圈、集圈、浮线组织的变化,采用涤纶低弹丝作连接丝,外层使用毛纱,内层使用石墨烯复合纱线与全棉纱组合,织造出具有三层结构的石墨烯毛针织面料。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连接丝采用集圈组织上下连接;外层毛纱在针筒针上成圈编织;内层石墨烯复合纱线与全棉纱以路数配比2:1的方式通过成圈与浮线组织相结合的方法编织。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外层毛纱为20S-50S的全毛纱,中间连接丝为20D-30D的涤纶低弹丝;内层纱线为70D-150D的石墨烯复合纱线,棉纱为20S-40S的全棉纱。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选用机号为18-32G的双面针织圆机。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石墨烯毛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还包括后续整理工艺:翻布-缩呢-洗呢-脱水-剖布-湿检-定型-剪毛-蒸呢。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缩呢采用弱酸性缩呢剂,缩呢时间30分钟左右,温度在42℃左右;洗呢时间15分钟左右,温度40℃左右;定型设置车速为13m/min左右,蒸汽压力位4kg/cm2左右,落布速度为12m/min左右,后超喂速度和冷水辊速度为12m/min左右;剪毛为正面剪毛,圆刀的转速一般设置为1000rpm;蒸呢温度100-110℃左右,压力600-800kPa,时间8-10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具有三层结构的石墨烯毛针织面料,利用纱线的合理比例的使用,既充分发挥石墨烯纤维的远红外、防静电性能,又因棉纱使内层柔软舒适,同时外层的毛纱使面料具有高贵感。通过三层结构以及纱线的合理分配,加上适宜的后整理工艺,使毛针织面料具有轻薄且保暖、舒适且柔软、性价比较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石墨烯毛针织面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石墨烯毛针织面料内层结构图;
附图标记为:1-外层、2-连接丝、3-内层,其中●-石墨烯复合纱线、★-全棉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2所示,一种石墨烯毛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面圆机,通过成圈、集圈、浮线组织的变化,采用涤纶低弹丝作连接丝2,外层1使用毛纱,内层3使用石墨烯复合纱线与全棉纱组合,织造出具有三层结构的石墨烯毛针织面料。连接丝2采用集圈组织上下连接;外层1毛纱在针筒针上成圈编织;内层2石墨烯复合纱线与全棉纱以路数配比2:1的方式通过成圈与浮线组织相结合的方法编织。
实施例1,一种石墨烯毛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其步骤为:
(1)选用原材料:连接丝为30D涤纶低弹丝;外层使用47S毛纱;内层使用150D石墨烯/涤纶复合纱线、32S/1全棉纱;连接丝为30D涤纶低弹丝;外层使用47S毛纱;内层使用150D石墨烯/涤纶复合纱线、32S/1全棉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7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曲轴多油孔位置度同时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