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毛虫性信息素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47259.X 申请日: 2017-04-17
公开(公告)号: CN106946700B 公开(公告)日: 2019-06-07
发明(设计)人: 郑怀基;孙志锋;杜振亭;周鲁楠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7C67/283 分类号: C07C67/283;C07C69/24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723000 陕西省咸***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茶毛虫 性信息素 合成 反应副产物 二甲基庚 反应收率 合成路线 农药化学 异丁酸酯 原料合成 二甲基 十五烷 噻唑砜 醛基 应用 防治
【说明书】:

发明农药化学技术领域,茶毛虫性信息素的合成方法,所述茶毛虫性信息素为(R)‑10,14‑二甲基十五烷异丁酸酯,其以(S,Z)‑2,6‑二甲基庚基噻唑砜、8‑醛基‑异丙酸辛酯为原料合成,合成路线如下。此外,本发明所述茶毛虫性信息素应用于茶毛虫的防治。本发明所述合成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反应副产物较少,反应收率得到较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农药化学技术领域,涉及茶毛虫的生物防治,具体涉及茶毛虫性信息素(R)-10,14-二甲基十五烷异丁酸酯的新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是我国茶叶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目前,茶毛虫的防治方法以化学防治为主。然而,由于过于依赖化学农药,一是致使茶毛虫的抗药性的增加,产生了严重的水、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茶叶中检出超标的农药残留;二是导致多种益虫,尤其是茶毛虫的天敌,濒临灭绝,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是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产物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经过化学工作者和生物学专家的不断研究,利用茶毛虫性信息素来防治茶毛虫日益为大众所接受。自20世纪50年代起,人们就开始研究利用茶毛虫性信息素对雄性茶毛虫进行捕杀,一系列的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的杀虫率。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戈峰等人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在茶毛虫成虫发情的高峰期,利用雌虫的性信息素诱杀雄虫时,曾达到每盆最高诱杀82头成虫的惊人成果。

茶毛虫信息素的主要活性成分是10,14-二甲基十五烷异丁酸酯,其结构如图1所示,基本骨架为直链烷烃,同时含有一个叔丁酸酯基以及两个甲基,其中处于10位的甲基具有手性。

1994年,Wakamura首次报道了茶毛虫信息素的主要活性成分是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1995年,ICHIKAWA A.报道了用(R)-,(S)-香茅醇为原料合成茶毛虫信息素,并对茶毛虫信息素进行了活性研究,研究结果证明(R)-构型的茶毛虫信息素的活性强于(S)-构型的茶毛虫信息素。1998年,赵成华报道了用香茅溴与端基炔醇偶联的方法合成茶毛虫信息素,并对合成的(R)-,(S)-茶毛虫信息素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表明雄性茶毛虫能被光学纯度>98%的单一构型信息素和雌性茶毛虫产生的两种构型信息素的混合物诱捕。但需要指出的是,茶毛虫信息素的现有合成路线复杂,中间过程步骤多,反应副产物较多,反应收率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简化茶毛虫信息素的合成路线,控制反应副产物的生成,提高工艺反应收率,本发明提供一种茶毛虫性信息素的新的合成方法。本发明以图1所示的(R)-10,14-二甲基十五烷异丁酸酯为目标产物,探寻高效、简便合成目标产物的工艺路线。

具体而言,所述(R)-10,14-二甲基十五烷异丁酸酯的合成路线如下。为了叙述方便,本发明的中间产物均按照化合物1,2,3…进行编号。

上述合成路线中,以化合物1(4-溴丁酸)为原料,化合物1与三苯基膦加热回流生成化合物2(溴代季磷盐)。

上述合成路线中,步骤1),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化合物2,氩气(Ar)保护,再加入干燥的四氢呋喃(THF),在-20℃下滴加双三甲基硅烷基氨基钠(NaHMDS),搅拌20min,将温度调至-78℃,滴加异丁醛,在-78℃搅拌1h,关闭低温反应浴,自然升温,搅拌过夜,得到化合物3((4Z)-6-甲基-4-烯庚酸),化合物2与NaHMDS、异丁醛的摩尔比为1:2.2: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72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生产乙酸正丙酯的方法-201080055442.6
  • 畑中滋;辻胜行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2010-12-03 - 2012-08-22 - C07C67/283
  •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用含有乙酸烯丙酯的溶液作为原料在氢化催化剂下进行氢化反应来生产乙酸正丙酯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可防止底物(乙酸烯丙酯)的转化率随着时间降低和产物质量劣化,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乙酸正丙酯的方法,其包括其中使含有乙酸烯丙酯的原料溶液和含有氢气的气体在1.0MPa G(表压)或更大的压力P1下在氢化催化剂存在下反应以氢化乙酸烯丙酯而产生含有乙酸正丙酯的氢化反应产物的第一氢化步骤;其中使氢化反应产物气液分离而产生含有乙酸正丙酯的粗乙酸正丙酯溶液的气液分离步骤;和其中使粗乙酸正丙酯溶液中所含未反应乙酸烯丙酯在氢化催化剂存在下使用溶解于粗乙酸正丙酯溶液中的氢气进行氢化的第二氢化步骤。
  • 乙酸正丙酯的制造方法-200980117957.1
  • 畑中滋;藤本正幸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2009-05-20 - 2011-04-27 - C07C67/283
  • 本发明提供例如使用由丙烯、氧气和乙酸制造并经过蒸馏等纯化工序获得的含乙酸烯丙酯的液体等作为原料液,在氢化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氢化反应来制造乙酸正丙酯的方法,该乙酸正丙酯的制造方法可以抑制氢化催化剂的劣化,从而达到工业上能够使用的水平。在这样的乙酸正丙酯的制造方法中,使原料液的含甲酰基的化合物(丙烯醛、丙醛、2-甲基巴豆醛等)浓度、含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丙烯酸、丙烯酸烯丙酯等)浓度分别为100质量ppm以下。由此,抑制氢化催化剂的劣化,使之达到工业上能够使用的水平。
  • 制造乙酸正丙酯和乙酸烯丙酯的方法-200880115953.5
  • 畑中滋;藤本正幸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2008-11-12 - 2010-10-06 - C07C67/283
  • 本发明提供制造乙酸正丙酯的方法,包括使用丙烯、氧气和乙酸作为原材料制造乙酸烯丙酯,随后使用乙酸烯丙酯作为原材料进行氢化反应,该乙酸烯丙酯是通过水解乙酸烯丙酯来制造烯丙醇的方法的中间体;其中,该方法包括光辐射处理步骤和/或臭氧处理步骤。此外,本发明提供制造乙酸烯丙酯的方法,包括使用丙烯、氧气和乙酸作为原材料制造乙酸烯丙酯,随后对该乙酸烯丙酯进行光辐射处理,该乙酸烯丙酯是通过水解乙酸烯丙酯来制造烯丙醇的方法的中间体。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