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折弯槽的高强抗拔锚固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6252.6 | 申请日: | 2017-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6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裴志胜;裴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志胜 |
主分类号: | F16B13/06 | 分类号: | F16B13/06;E21D21/00;E02D5/7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陈静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管 折弯槽 厚壁 发明技术特征 横截面形状 方向设置 锚固基体 支护 花瓣式 锚固件 锚固 清晰 制造 安全 | ||
一种带有折弯槽的高强抗拔锚固件,其特征在于:设计了一种厚壁膨胀管,在厚壁膨胀管的上部外表面延横截面方向设置了折弯槽,厚壁膨胀管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花瓣式形状;本发明技术特征清晰,方法巧妙,工艺简单,容易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能够在各种锚固基体上实现安全牢固的锚固或加固或固定或支护,通用性非常好,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锚固件的一场革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锚固技术领域中的一种锚固件,具体的说是一种带有折弯槽的高强抗拔锚固件。
背景技术
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工程师罗林斯发明的膨胀螺栓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见图1,但随着墙体改革和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这种传统的膨胀螺栓已经失去了安全性、可靠性和实用性,究其原因就是这种传统膨胀螺栓上的膨胀管的管壁太薄,见图2,这是对的,因为这种结构的管壁不能厚,厚了就胀不开,后面还会进一步地加以说明,其胀开后的管壁极易被锚固孔洞的孔壁挤压变形,使得有效胀开尺度变的非常小,充其量的胀开尺度等于增加了两个管壁的厚度,见图3,这种胀开尺度的增加对于新型墙体或从牢固锚固的层面上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尤其是新型墙体的密实度和强度不高,如多孔的,加气的,轻质的等等,导致传统膨胀螺栓在新型墙体内的握裹抗拔力非常低下,用业内的说法叫做收不紧,人们勉强的凑合使用,劳民伤财搞不定,埋下了大量的安全隐患,物体坠落伤人事件频现于报端和各大网络,包括墙体保温层的大面积脱落,以及开采、护坡、基坑等坍塌事故频繁发生,过程中有许多人对其加以改进,但始终没有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发明人于2012年发明了一种“剪式膨胀螺栓”,专利号为201210269582.4,它解决了墙体改革后的安全牢固的锚固问题,产品一经问世,就获得专家们的认同和广大用户的喜爱,但由于该项技术在锚固孔洞内的握裹抗拔形态不饱满,或者说膨胀受力分布状态不太理想,当然,主要还是制造成本相对偏高,故而本发明人深感任重而道远,丝毫不敢松懈地致力于对该项锚固技术的继续探讨和研究,包括对隧道、护坡、护栏、基坑、水坝、开采、支护等工程中的锚固问题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于2016年获得中国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为201410014781.x ,但仍然存在上述同样的问题,故而本发明人忧心忡忡,寝食难安,总觉得一定会有一种简单、巧妙、经济、可靠、安全、牢固、通用、好用的好办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状,本发明人设计了一种带有折弯槽的高强抗拔锚固件,以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进而满足了墙体改革后的安全牢固的锚固和低成本的广泛应用,包括隧道、护坡、护栏、基坑、水坝、开采等工程中的锚固或加固或固定或支护等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设计了一种带有折弯槽的高强抗拔锚固件,它在外观上与传统的膨胀螺栓相似,由一端带有若干开口槽的膨胀管,,以及一端带有退拔斜度楔块的螺杆,平垫,弹垫,螺母组成,膨胀管套在螺杆上,平垫,弹垫,螺母套在螺杆的下端,收紧螺母,螺杆上的退拔斜度楔块将带有若干开口槽的膨胀管胀开,进而达到锚固的目的,其特征在于:
1.设计了一种膨胀管的壁厚是传统膨胀管壁厚的N倍的膨胀管,本发明人称之为厚壁膨胀管;
2.在厚壁膨胀管的外表面延横截面方向设置一道或多道折弯槽;
3.为了适应各种应用要求,将退拔斜度楔块独立开来,做成带有内螺纹的可在螺杆上移动的退拔斜度楔块,同时在所述的退拔斜度楔块的侧表面上设置凸起的防滑筋,该凸起的防滑筋是嵌在厚壁膨胀管上的开口槽内的,通过退拔斜度楔块使得厚壁膨胀管胀开;
4.将退拔斜度楔块做成子弹头形状,通过螺杆推动子弹头形状的退拔斜度楔块使得厚壁膨胀管胀开;或将螺杆上部直接做成不带螺纹的杆,其杆的端部为子弹头形状,杆与厚壁膨胀管的下部的不带螺纹的孔洞为紧密配合,这样直接敲击螺杆的下端,使得厚壁膨胀管胀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志胜,未经裴志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6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