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镀铜锌钢丝拉拔污泥基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4354.4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9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同环;周仕学;刘培;蒋瑞乾;罗尧跃;禚孝梦;孟成;曹振;李妍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1 | 分类号: | B01D53/81;B01D5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孙营营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铜 钢丝 拉拔 污泥 脱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硫剂制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镀铜锌钢丝拉拔污泥基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镀铜锌钢丝湿式拉拔过程中,钢丝在穿过模具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磨损,磨损下来的这部分镀层会随润滑液进入淤泥池中沉淀下来。生产不同规格的钢丝,所采用的润滑液不同,包括以饱和脂肪酸为主要成分的润滑液和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要成分的润滑液。润滑液淤泥中除了含有脂肪酸等有机物,也含有铜锌等钢丝镀层中的金属,其中铜锌含量在30%以上,有价成分较高。对于含铜锌的润滑液污泥,可行的回收利用方法较少,相关企业往往采用焚烧-废渣再熔炼提金的方式进行处理,文献中处理含铜污泥的方法往往也是针对其中的个别金属单独进行回收,有氨浸法和熔炼法,但无论哪一种方法,实际应用的话,处理成本都较高,而且会带来二次污染的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镀铜锌拉拔钢丝生产企业对其产生的含铜锌润滑液污泥不具有独自处理的技术,往往委托外单位环保公司进行处理,从而需要较高的运输成本和高昂的处理成本,因此亟需一种廉价,简单,能够就近处理污泥的方法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镀铜锌钢丝拉拔污泥基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将镀铜锌钢丝拉拔污泥在不添加额外造孔剂、粘结剂的情况下,直接转化制备成脱硫剂,降低了工业污泥处理成本,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镀铜锌钢丝拉拔污泥基脱硫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制备而成:含铜-锌-润滑液污泥1为10~40%,含铜-锌-润滑液污泥2为60~90%;所述含铜-锌-润滑液污泥1和2均为镀铜锌钢丝拉拔产生的污泥,所述含铜-锌-润滑液污泥1中铜、锌组分总质量分数在20%以上,润滑液以饱和脂肪酸为主要成分;所述含铜-锌-润滑液污泥2中铜、锌组分总质量分数在30%以上,润滑液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要成分。
优选地,所述含铜-锌-润滑液污泥1和2中还含有重金属Cr。
镀铜锌钢丝拉拔污泥基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含铜-锌-润滑液污泥1和2混合后在300~600℃的温度下隔绝空气焙烧,然后在300~500℃下氧化焙烧。
优选地,在隔绝空气焙烧前将所述含铜-锌-润滑液污泥1和含铜-锌-润滑液污泥2混捏10~40min。
优选地,混捏后得到含铜-锌-润滑液污泥1和2的混合污泥,将所述混合污泥挤压成型后再进行隔绝空气焙烧,挤压成型压力为0.3~1.0MPa,保压时间为0.5~2min。
优选地,所述隔绝空气焙烧时间为20~60min,氧化焙烧时间为30~50min。
优选地,氧化焙烧后将所得污泥破碎至粒径为3~10mm的颗粒,得到镀铜锌钢丝拉拔污泥基脱硫剂。
一种镀铜锌钢丝拉拔污泥基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镀铜锌钢丝拉拔污泥基脱硫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含铜-锌-润滑液污泥1和2配合使用,经过干燥-混捏-成型-隔绝空气焙烧-氧化焙烧后制得脱硫剂,隔绝空气焙烧过程中有机成分挥发造孔,金属成分部分作为粘结剂粘结成型,氧化焙烧过程中金属合金及单质组分被氧化成具有优良脱硫性能的CuO,ZnO。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含铜-锌-润滑液污泥自身的黏性,有机物可挥发性,细小金属颗粒的熔并性,污泥中金属组分的脱硫活性,整个过程无需额外添加造孔剂、粘结剂,即可制备出具有一定机械强度,且具有多孔结构、多组分的脱硫剂。
(2)本发明将镀铜锌钢丝拉拔污泥进行直接转化,制备成脱硫剂,无需对其中所含的金属成分单独回收,既解决了污染物的排放问题,又充分利用了污泥中的有价成分,降低了工业污泥处理成本,脱硫剂作为一种商品,还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部分是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以下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不代表本发明保护范围仅限于此,凡是以本发明的思路所做的等效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43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电缆分支箱转换接头
- 下一篇:螺旋电动遥控接地棒